Mirandawsj 发表于 2025-6-5 19:39:28

万荣王汶石为竞存中学写毕业歌

夏明亮

王汶石(1921~1999),原名王礼曾,曾用名王仲斌、王蕴石,山西荣河县(今万荣县)鱼村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与柳青、杜鹏程等同为陕西文坛的代表性作家,曾任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理事,中国文联委员等职。其著作有短篇小说集《风雪之夜》、中篇小说《黑凤》、歌剧《战友》、评论集《亦云集》等。

1936年,冬绥远抗战开始后,在荣河县高小读书的王汶石深受民众抗日热情的感染,开始投身抗日救亡活动。那一年,他只有15岁。翌年,他积极参加牺盟会领导的荣河县儿童救国会工作,后参加荣河县人民武装自卫队,并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938年夏,日寇占据晋南,他跨过黄河,进入西安竞存中学(后因战势紧迫该校迁至凤翔县)读书。

竞存中学是由著名爱国教育家车向忱于1936年创办、以招收东北流亡学生为主的一所进步学校,校园里处处充满救亡图存、抗日救国的氛围。在这里,王汶石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又先后担任中共竞存中学特别党支部学生支部的宣传委员和组织委员。

时任竞存中学教务主任的张寒晖,是王汶石的语文老师兼音乐老师。这时的张寒晖已创作出传遍大江南北、风靡中华大地的著名爱国歌曲《松花江上》,成为深受国人爱戴的音乐家。在张寒晖的影响下,本来爱好文学的王汶石也爱上了音乐。

1941年夏,临近毕业的王汶石回顾自己在竞存中学度过的三年艰辛而火热的生活,憧憬着毕业后为民族独立而奋斗的光荣使命,创作了《东北竞存中学毕业歌》:

从敌人的毒焰下出走,

战火把我们集合在一起。

三年了,同学,

我们被幸福所遗弃。

蜷伏在残破的古庙里,

穿一身破衣,

咽几口粗米。

小河边,林荫里,

我们严肃地工作,

活泼地学习。

昨天搬完了石块,

今天筑好了墙基。

竞中啊是我们所开辟,

竞中啊是我们的园地!

三年了,同学,

我们将要分别,

然而,这不是散离。

创造、团结、耐苦、奋斗,

永远也不会忘记!

在祖国的土地上,

我们百十只手儿拉起,

朝着敌人冲去。

在黑水白山高插起,

猩红的我们的国旗!

这首歌曲署名王仲斌作词,经竞存中学戴赞翼同学谱曲,很快在校园内外传唱开来。至今,在竞存中学许多校友的脑海中,仍然回响着那激昂奋进、真情洋溢的旋律,成为那个激情燃烧年代的难忘记忆。<br><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万荣王汶石为竞存中学写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