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5-3-4 16:59:06

玉器实证中华文明玉文化形成的核心物质载体



2024年3月22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河南永城王庄遗址入选。王庄遗址是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大型聚落,遗址发现的环壕遗迹、高等级墓葬及出土遗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图为河南永城王庄遗址出土的玉器。

玉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玉器是实证中华文明形成的核心物质载体。中国人对玉有一种特别的喜爱,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玉不同的含义。

距今9000年到7000年前的东北地区饶河小南山遗址、赤峰兴隆洼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等,都出土了玉玦、玉坠等玉质装饰品。这一时期,是“以玉为美”的阶段。

距今5500年左右,随着各地区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化的加剧,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的权贵阶层的墓葬中,都出土了形制十分接近的玉龙、玉鸟、玉龟、玉人等。

距今5000年到4500年的良渚文化大墓中,出土了祭神的玉琮、玉璧和军事权力象征的玉钺,说明当时玉器已经具有了通神和祭祀的功能,且被权贵阶层所掌控,进入了“以玉为贵、以玉通神”的阶段。

进入夏王朝之后,一些本来是工具或武器的玉器被作为彰显尊贵地位和祭神的器具。

到了商周时期,进入“以玉为礼”的阶段,使用玉器的种类和数量根据等级身份有严格的限制和礼仪规范。春秋和战国时期,玉被作为珍贵的物品,著名的“和氏璧”就是典型例证。

进入汉代以后,玉器被赋予祥瑞的意义,在诸侯和王的墓葬中,出现了玉衣、玉璧等具有特殊通神护佑功能的玉器,进入了“以玉为瑞”的阶段。魏晋南北朝以后,随着瓷器和金银器的流行,玉器又被主要作为装饰品,回归了“以玉为美”。

直至今日,玉作为装饰品仍被中国人所喜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玉器实证中华文明玉文化形成的核心物质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