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萍Pilar 发表于 2025-2-19 16:32:20

张作伟:加快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走产教融合之路是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根本举措,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我国高职教育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实力的重要举措。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山西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围绕运城市现代农业强市战略规划,创新产教融合机制,积极构建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新生态,在服务好、支撑好国家战略和运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走在前、挑大梁、作贡献。

一、以产教融合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依托行业、融合产业,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切入点,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一是结合专业特点实施“学园结合、学岗直通”的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组织师生利用课外时间入企业,邀请企业师傅进课堂,实现“引企入校、入企跟岗”,使学生在学习中能直接对接未来的工作岗位,实现从学校到职场的无缝衔接。二是依据行业标准,完善技能人才评价证书体系,推进“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三是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三教”改革,积极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订单培养、“1+X”证书制度,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以产教融合为目标,构建服务和培训体系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目标,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将学院打造成集教育教学、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创新创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一是组建专业团队,服务乡村振兴。成立“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组建8个“专家工作室”和10个“教师工作室”,20多名教师和行企专家定期开展技术交流和“送教下乡”活动,年均受益农民超过1万人次;成立3个“乡村振兴银发工作室”,发挥老专家、老教师的专业优势和带头作用,为运城各县(市、区)农民授课百余堂,受益农民达千人以上。二是举办涉农培训,赋能乡村振兴。学院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培训基地”“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作用,积极承担高素质农民、基层农技人员、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等各级各类涉农培训,近5年累计完成培训任务4549人次,助推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其中,花椒、桃等农作物种植户和畜牧养殖户增产增收效益显著。

三、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创建多元人才培育平台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秉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的理念,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创建多元人才培育平台。充分发挥院校优势,积极构建“政校行企”四元融合新机制。面向新兴产业链、创新链需求,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学院与涉农企业、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专业合作社进行协作,整合产学研资源,构建人才共育、课程共建、团队共创、平台共搭、资源共享、技术共研的“四融六共”深度融合模式,形成了产教融合、“政校行企”合作的“农职院”新范式。

近些年,山西运城农业职业学院在产教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未来,学院将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和健全保障机制等策略,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运城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张作伟/文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br>快报标题 : 张作伟:加快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br>发布位置 :<br>联系人:张玉萍Pila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作伟:加快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