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5-2-17 11:19:38

李白登高


上到半山腰时,看到海上升起的太阳,天空的天鸡报晓鸣叫……李白在梦的登临中,悟出了人生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那样会使人不得舒心,没有了欢快的笑颜。

因此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无数的登高诗。其中诗仙李白,就写过多篇登高诗。

有一首李白写的登高诗《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登上山寺高楼,那楼高得可以伸手摘到天上的星星,让他不敢大声说话,怕惊扰了天上的仙人。诗中一个“危”字,一个“高”字,用得极为巧妙,让人看到寺楼屹立山巅,高耸入云,有着诗意高远的意境,身临其境的妙悟。

那首《登金陵凤凰台》中有一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写得朗朗上口,诗意丰沛,可是写此诗时,李白不受重用,被排挤在朝堂之外,他登高时内心苦闷,所看到的不是美景,而是历史交替中的残败景象。另一首《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中有一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写此诗时,李白卷入李唐王朝内部斗争,流放夜郎时途中遇赦,他回到江陵后,有着劫后余生的欣慰感。于是,大雁带走哀愁,山峰衔食明月,是他在岳阳楼的高处,喝得酩酊大醉时的兴致。他虚惊一场,劫后余生时才发现,自己为功名奔忙一生,不如自由自在地赏景喝酒,才是最开心的一件事。

李白在《登高丘而望远》诗中写道:“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他登高怀想,那骊山陵中的秦始皇和茂陵中的汉武帝,都早已成为土灰,他们的陵墓,任凭牧羊的小孩子攀来登去,无人管护,以此影射唐玄宗溺于佛道,穷兵黩武,多有荒淫误国之事。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云:“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人穿着谢灵运的木屐,登在上云霄的山路上。上到半山腰时,看到海上升起的太阳,天空的天鸡报晓鸣叫……李白在梦的登临中,悟出了人生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那样会使人不得舒心,没有了欢快的笑颜。

鲍安顺(《海口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白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