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德孝文化研究会德孝启新篇
临近春节,有这样一群忙碌的人——走进敬老院及孤寡老人家中,为老人送去慰问品和节日祝福;深入乡村、社区、机关、企业,表彰德孝典范、开展传统文化讲座,传承道德文明良好风尚……他们,来自运城市德孝文化研究会。在历史底蕴深厚的运城,德孝文化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古老的德孝文化由此生根发芽,犹如一条长河奔涌向前,源远流长。而运城市德孝文化研究会肩负着传承弘扬德孝文化的重任,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注入不竭活力。
该研究会不仅身体力行地向群众诠释了德孝文化的深刻内涵,更探索出一条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的生动实践之路。近日,记者走访运城市德孝文化研究会,探寻其背后的故事。
溯源:弘扬德孝根祖
舜帝孝感动天、励精图治、福泽百姓,其事迹和精神流传千古,成为后世德孝的典范,是运城这片土地上德孝文化深厚的根基,也让这里的人们深受德孝文化的滋养与熏陶。
究竟何以为“德”?何以为“孝”?何以为“德孝”?运城市德孝文化研究会的成立与发展,让大众有了更明晰的答案。
2018年,运城还没有以德孝根祖文化为引领的社会公益组织,文化学者杨焕育、申新义、杨开茂、赵波、卫高波等人,决定成立运城市德孝文化研究会。“舜帝陵位于盐湖区鸣条岗上,有舜帝的陵墓,这是重要实证,所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德孝文化发扬光大。”市德孝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卫高波说。
万事开头难。无疑,活动载体、人才建设、经费来源、办公条件等,曾一度让众人迷茫。但大家并不气馁,“我们开始设立小目标,‘长计划、短实施’,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卫高波说。
研究会的成立,犹如一粒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引发大众对德孝文化的关注与思考,也吸引了更多文化学者、有识之士的加入。在一些爱心企业和单位的帮助下,研究会规模得以不断扩大,最终固定了办公地点、完善了组织机构、壮大了人才队伍。
多重思想的碰撞,让研究会的定位更加明晰,要围绕“家国情怀”展开。副会长赵波说:“百善孝为先,德为孝之祖。‘德’是很多人用心血去干一件事,‘孝’是‘子’以‘老’为天。”副会长杨存来进一步补充道,“德”是立身之本,“孝”是众善之源,“德”使“孝”更完美,“孝”使“德”达至善,可以说,德是“国”之情怀,孝是“家”之情怀。
“这些内涵与我们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卫高波说,“‘德孝’是文明的源头,以‘德孝’承载文明,无形的凝聚力、精神纽带让人们团结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国’,社会风气其实也是每个家庭家风的一种体现。”
践行:传播德孝文化
研究会的文化学者们深知德孝文化对社会和谐、家庭和睦有着重要意义。为将这一宝贵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研究会深入基层,积极开展各类宣传和实践活动,成立“德孝文化宣讲团”“文艺演出团”“礼仪服务中心”等,以多种形式传播德孝文化。
于是,越来越多的单位、社区、企业、乡村、景区及各大中专院校等,都有研究会志愿者的身影。研究会开展“德孝文化进万家”“德孝文化进乡村”等活动,通过德孝文化主题讲座、书画展、研讨会等形式,向人们传递德孝理念,提高公众对德孝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尤其是评选“德孝之星”,不论是鼎鑫集团、美大公司、卓里集团、柿将军柿子醋等企业,还是盐湖、永济、闻喜、临猗、稷山、垣曲等县(市、区)的乡村,研究会带头挖掘和表彰德孝方面突出的个人和家庭,树立德孝榜样。
仅2024年一年,研究会就走进万荣小淮村、马家庄村,盐湖区雷家坡村、郭家岔村、郭家村、三路里村等,深入乡村寻觅文化,在厚重文化积淀上不断创新发展。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每逢传统节日,德孝文化书春送福,营造浓厚年味;慰问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传递仁爱与关怀;德孝文化文艺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百岁老人送中堂,弘扬孝老敬亲……研究会的每一项公益活动都传递了德孝的丰富内涵。
研究会还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网易等网络平台,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记录其在德孝文化学习探寻挖掘及宣传推广方面的进展,吸引了网民的关注。
“研究德孝文化、传承德孝精神、组织德孝活动、培育德孝良风”,成为研究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益探索。
成果:绽放德孝之花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运城市德孝文化研究会取得了丰硕成果。
“我们能明显感觉到,人们对德孝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度显著提高。”卫高波欣喜地说,家庭关系更加和睦、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现象日益增多,“曾经一些因琐事产生矛盾的邻里,在德孝文化的影响下,也重归于好。”
一大批“德孝之星”的选拔,让德孝楷模和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被更多人熟知,激发了人们学习德孝、践行德孝的积极性。这些人中,有几十年如一日孝敬父母、照顾公婆的好儿媳,有热心帮助邻里的好居民……小到家庭成员、左邻右舍,大到社会各界人士,也都期待能像这些典范一样,做德孝文化的传承者。
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助力企业文化发掘,也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内在联系。从个人,到家庭,再到集体,德孝文化带来的向好向善,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与此同时,研究会还注重整理、出版德孝文化相关书籍,从古籍中探寻历史上的河东优秀文化资源,与运城市社科联合作撰写专业性研究文章,并推出《德孝文化》专刊,收录专家学者的文章,丰富拓展德孝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研究会不仅为有代表性的乡村、企业等挂牌“运城德孝文化践行中心”,还打造德孝文化主题公园,将德孝文化元素融入公园景观设计,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感受德孝文化的熏陶。
中心城区的天逸公园就是我市首家“家文化”主题公园,也是运城德孝文化研究会3年来倾力打造的文化宣传基地。“爱国”“家文化”“孝老爱亲”等理念的弘扬备受大众欢迎,这也是德孝文化在文化传承上的一次成功尝试。
丰硕的成果吸引了外地多个宣传部门和文化组织的目光。重庆丰都、山东曲阜及山西德孝文化协会等与运城市德孝文化研究会取得联系,希望能建立合作,互相交流。
展望:续写德孝新篇
如今,市委提出的“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让市德孝文化研究会所有人员备受鼓舞与信心。
研究会深入基层,推行德孝的一系列举措和成果,恰好与其中的“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不谋而合。“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又恰好与研究会正在进行和下一步的规划不谋而合。
“从一个人,到一个家、一条巷、一个村……德孝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是我们所期望的。”卫高波说,“德孝文化就像是一张芯片,可以植入各个行业,我们一直在探索,也一直在寻找答案。”
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研究会并没有满足。他们深知,德孝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未来,研究会还会继续开展主题讲座、书画展、书春送福、“德孝之星”评选等常规活动,助力乡村基层治理,打造富裕、文明、幸福的新时代乡村典范。同时,进一步拓展活动领域,建设“运城社区网”、成立运城文化大数据,深入“一带一路”运城段挖掘整理,召开文化品牌高质量发展论坛,借助现代科技创新德孝文化传播方式等,将德孝文化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根植河东这片沃土,在运城市德孝文化研究会的不懈努力下,德孝文化这颗古老的种子,必将在河东大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为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幸福生活持续贡献力量。其所承载的尊老爱幼、和睦亲邻、感恩奉献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br>快报标题 : 运城市德孝文化研究会德孝启新篇<br>发布位置 :<br>联系人:启凡<br>
https://shequtongcheng.oss-cn-beijing.aliyuncs.com/xigua/20250125/wx67945c202d167.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