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村文昌阁
“文昌阁”位于运城市区20余公里的西王村南边,距离姚暹渠直线不到2公里。文昌阁始建造于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总高十八米,分基座和阁楼两部分,基座高约6米,基础砖石砌体,10米见方。基座中四个砖洞贯通,可容四套马车通过,故又被俗称为“四眼洞”。基座上四周城垛相围,西北方建有台阶,人们可拾阶登上阁楼观赏。阁楼高约12米,木结构格式,两层四檐,重檐十字歇顶建筑,层层斗拱扣锁外延,支托着复杂的梁架和外伸的屋檐。阁顶竖树着一支醒目的一米多长的木刻巨型毛笔,表达了当时人们渴求文化和重视文化的美好愿望。
阁内供奉着文昌神、魁星神和孔夫子塑像,门上一幅楹联:“道贯古今为至圣;学齐天地仰仙师”,横批“万世师表”。彰显了人们对神圣的敬仰和崇拜。站在基座中间仰望,上方彩绘八卦图案清晰可见。围着阁身走上一圈,您会发现,四方砖门洞顶皆有石刻匾额。东为“萦青”,含敬怀青帝大神之意;南为“迎薰”,含敬迎南方之神护佑乡民之意;西为“缭白”,含敬迎白虎大神之意;北为“拱斗”,含敬迎玄武大神之意。真是字字珠玑,含意深刻。
1958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肆虐着河东大地,历经1500余年的姚暹渠决堤,西王村三面水围,浊浪翻滚,修好的护村堤堰虽起到一定作用,但难挡洪水汹猛。当地政府组织3000民众日夜筑堤垒坝,终于拒姚暹渠洪水于村外。使得村民免遭受背井离乡之苦。而文昌阁南面的数千亩耕地,浸泡在深达数尺的汪洋中达一年之久,颗粒不收。凭着党和政府的援助,以及西王人民不屈不挠,生产自救挺过了难关。文昌阁也如坚强的西王人民,水中浸泡一年,仍亦然不倒,堪称奇迹!
西王村处于潞盐西运大动脉的必经之地,明清时期,盐务稽核机关在文昌阁设立盐务监所,职责是防范和打击运盐走私偷漏税费。盐车行到文昌阁接受抽袋复检,决不允许缺斤短两和私自超载。由于众多盐商到此逗留住宿,也带动了西王村各行各业的发展和繁荣。餐饮、旅店,银器工艺等如雨后春笋,星罗棋布。每到夜晚,文昌阁四周灯火通明,犹如白昼,骡马嘶鸣,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从盐池过来的大队运送潞盐的车马队,驻扎在了干净整洁的文昌阁四周十几家客栈,客栈四周商铺林立,商贾云集,路人熙攘。各种美食飘香,叫卖声此起彼伏,撩人食欲。更有当地古老剧种蒲剧搭台助兴。台上悠扬婉转一板三眼的吟唱,耳熟能详的剧情叫人百看不厌。高亢激昂粗犷豪放的一声吼,随风窜出文昌阁,越过姚暹渠,在中条山间久久回荡。
在当时,西王村又是“茶路”的重要通道,每年解州的“四月四”、“九月九”古庙会期间,北方的蒙古驼队,武夷山的茶商马车,都会在西王的潞盐客栈相聚。南方人、中原人、草原人共处一室,洽谈生意,西王人充当“通斯”,即翻译,奔走在各地客商之间。西王人诚信好客的品德,受到了人们普遍的赞誉和尊重。据说,当时的解州州府衙门老爷,遇到西王村老者进城,都视其为座上宾 ,不但香茶接待,还要把自己的水烟袋让给老者抽一袋。并恭维说:“不叫西王老者抽袋烟,一辈子对不起老祖先”。
友善宽容质朴厚道的西王人,加上优越富庶的地理环境,引来八方商贾,四方游人纷纷来此落户谋生,致使原本小小村落不断扩大,逐渐成为“河东第一村”。最多时村民达到万余口人,才有了“天上数玉皇,地下数西王”之说。
文昌阁的建立与繁荣,因盐文化而兴盛数百年不衰,逐渐成为一方文化、经济的中心。围绕其拔地而起的庙、碑、亭总数达十余座。娘娘庙香火缭绕,九江王庙气势恢宏,药王庙人来人往,关王庙肃穆威严,观音庙画栋雕梁,高家双碑楼挺拔大气。庙宇碑楼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民俗画卷。
1938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一日,这里原本又是该给九江王祭祀之日。岂料这一天,驻扎在解州的日军100余人闯进了西王村,烧杀抢掠,一直折腾到第二天下午,才侥侥离去。临走之时,还用炮对准文昌阁南面的6米基座高处“迎薰”匾额两边各被炸开了一处洞穴,后来虽修补复原,但日寇在西王村犯下的滔天罪行,让村民刻骨铭心,代代相传,不忘过去。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随着同蒲铁路的修通火车和汽车的使用,西王村的潞盐古茶道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蜿蜒小道,芳草萋萋,淹没了多少古老的故事和传说。文昌阁似乎也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地面杂草丛生,阁身破旧不堪,往常喧嚣和热闹情景荡然无存,仿佛一夜之间被人们遗忘。
其实,在每一个西王人的心里,都渴望着有一天,象征着西王村标志性建筑的文昌阁能得到重新修缮。由于种种原因,文昌阁多年来,并未得到正真的修复和开发,这成了西王村民梦寐以求的夙愿。
春风秋雨,岁月悠悠,时光来到了二十一世纪,西王村人和全国人民一样,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福祉,走上了富裕的小康之路。重修文昌阁水到渠成。当地盐湖区政府十分重视古建筑的修复,先后投资近百万,历时一年多时间,对文昌阁进行了彻底修缮,让这座做为盐文化之重要载体,晋商之源头,古文化之象征,西王村之标志的古建筑重新焕发青春,再放异彩。同时以文昌阁为中心,围绕建成近20亩的“西王村文昌阁园林景区”,环形路网,绿草铺地,美丽风景,仙境一般。而今,这里不仅是西王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成为十里八乡村民前来观光纳凉的好地方,更成为拍摄短视频、网红打卡的绝佳之地。炎炎夏日,前来此避暑的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拾阶登上文昌阁楼,微风吹拂,沁人脾肺。两层四檐八挑风铃叮咚作响,悦耳动听,仿佛在吟唱着一曲曲古老的歌谣。东边望去,环乡公路,宽阔笔直,两旁绿树,枝繁叶茂,随风摇曳;转头向北,宅屋院落,错落有致,鸡鸣犬吠,炊烟袅袅,饭菜飘香;再看西方,青畴千亩,纵横交错,郁郁葱葱,一片碧绿;向南放目,姚暹渠横垣大地,蜿蜒向西,远眺条山,峰峦叠嶂,气势磅礴。哦,好一副太平盛世的靓丽图景!
李 涛/文
作者简介:李涛,自由撰稿人,纪实文学作家。自幼酷爱文学,博览中外名著,融会贯通,博采众长。拙笔一支讴歌时代风采,描写世间百态,颇有收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