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的岁月(十八)_小说_翟濯 徐明亮
古郇县一年一度的“金秋果会”在县大礼堂前举办。江石榴展厅、展品分布在府前街和双塔路两旁,形成十字交汇。“桑泉”江石榴展厅靠近县大礼堂,那独树一帜、琳琅满目、别具特色的江石榴造型让人耳目一新。展厅前,国家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县剧团当红青年演员李凤霞作为“江石榴”形象大使,靓丽大气地站在展厅前,饱含深情地为参观者作着演讲:“这是‘桑泉’江石榴品牌迎来的第一个开园年,是二坡台地人民开启致富产业新征程的第一步……”
村支书许行立、省农科院果品专家雷国峰向前来参观学习的客人们介绍着新开发的产品。
雷国峰拿着一个硕大的江石榴,向人们介绍:“这是我们培育的新生代‘桑泉’江石榴,它外观鲜红艳丽,眉嘴薄皮;籽粒晶莹红亮,宛如宝石;味道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它具有消食健胃、止咳化痰、生津润燥、理气益脾、明目醒脑等医疗保健作用。”
周淑华站在展厅前,抱着刚满月的孩子,脸上乐开了花。在桑泉这片沃土上,她和丈夫雷国峰迎着隆冬如刀的凛冽寒风、顶着酷暑炙烤的太阳,研究开发出的新生代江石榴,就像她怀里的婴儿,历经千辛万苦,千呼万唤才来到人世间呀!
南方一位西装革履的客商品尝了“桑泉”江石榴后,他不时地翘起大拇指,对许行立和雷国峰夸赞道:“我去过陕西、山东、河南数十个石榴基地,像你们的‘桑泉’江石榴这样的特殊品质真是寥若晨星呀!它从外观到口感,都给人以绵甜的感觉、鲜美的享受。特别是掰开石榴果,籽粒饱满、色如宝石、红的晶莹透亮,汁液甜润可口,含在嘴里能让人回味无穷,真乃榴中龙凤,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食用价值。”
许行立紧紧握住客商的手,激动地说:“谢谢夸赞,我们还将开发更多适应市场发展的‘桑泉’系列江石榴品牌,力求尽快打入国际市场。”
许运村江石榴观光园。冷库前的小院里,停放着两辆大货车,许行立等三家科技示范户的江石榴就存放在这里。一辆辆三轮车从库里拉着装满石榴的包装箱,停在大车旁,几个小伙子忙碌着在装车。
第一辆车装满了,许行立和观光园负责人许志山将红色条幅:“品桑泉江石榴,享人间幸福果”的几个大字,分别悬挂在车厢两边。
许运村村委会议室,正在召开全体党员、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
许行立:“今天让大家来,再次宣传动员村民大栽石榴树。第一期全村江石榴示范户9个,种植面积48亩。根据各组上报的产量和收益看,最好的是许志山的观光园,平均亩收入3184元,最少的种植户亩收入也在2500元以上。根据目前石榴树的生长情况看,进入盛果期后,亩收入可达5000元~7000元。我想,大家都会算这个账,二坡台地种小麦亩产三四百斤,种棉花产量更低。为啥咱村会出现小块地撂荒呢?原因就不言而喻了,大家都觉得划不过账呗!”
团支书许俊杰:“我和许书记同时栽的石榴树,在两位技术员的精心指导下,由老爸和我爱人精心管护,今年一亩地收入也接近三千元。所以说呀,咱二坡台地栽石榴树得天独厚,产业对路,是农民致富的新途径。我们大家要积极行动起来,响应村委会号召,所有二坡台地全部栽培石榴树,要上规模、上档次,形成气候,吸引更多的外地商客。”
许行立:“今年江石榴的半成品苗,由9个示范户无偿为大家提供,如果需求量大的话村委会掏钱外采。今年咱们的目标是500~700亩,要求各户下大力气把小块地并成大片地,易于耕作和灌溉。”
二坡台地,许行立、许俊杰等9个江石榴示范园,实行栽培技术包干制,依靠党员、干部示范引领,现场指导第二批农户放心大胆地栽植江石榴树。
周淑华、雷国峰等农科专家在二坡台地现场指导,他们看着村民们栽石榴树的忙碌景象,打心眼里高兴。
周淑华发自内心感慨地说:“国峰呀,看到行立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热情,我非常感动,许运村有这样的带头人领航,村民们的积极性像火山岩爆发一样,势不可挡。这是一股脱贫致富、改变贫穷面貌的洪流,必将浩浩荡荡,一泄千里。如果古郇县七个乡镇的12万亩二坡台地都变成花果山,将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到那时,咱们辛苦努力才真正地结出硕果了。”
雷国峰:“是呀,把科技变成生产力,为乡村振兴、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是我们的初心,也成为咱夫妻俩一生的奋斗目标!”
许行立看见两位农科专家在交谈,也走了过来,说:“吃水不忘挖井人,石榴农户们感谢你们两位专家,是你们研究培育的江石榴新品种,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动力源。科技的力量,在二坡台地展示了无与伦比的能量,结出了喜人的硕果。如果像淑华姐展望的那样,全县12万亩二坡台地都变成了石榴园,你俩的贡献必将载入古郇县发展的史册!”
雷国峰:“兄弟,过誉了。我和淑华来二坡台地搞科学种植研究,也是在你的感召下,经过不懈努力,对江石榴研究产生了灵感,又一起走南闯北,去山东、赴陕西、跑河南,对34个示范园多方比对考察,优中选优,通过筛选、嫁接、实践,才研究出了新生一代、新生二代‘桑泉’江石榴,随着全国市场的扩大,我们还将搞出三代、四代‘桑泉’江石榴,满足不同市场需求,让‘桑泉’江石榴由水果大家族中的小杂果,变成一大品牌系列,实现我们农科人自身的价值。”
许运村委会。许行立趴在办公室桌上,正在给县水利局起草打井报告。
报告中写道:“许运行政村70%的土地处在峨嵋岭二坡台地,沟壑纵横,小块梯田居多。这里十年九旱,农民靠天吃饭,土地收入贫乏,村民的撂荒很多。为了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利用土地的天然地理条件,村委会决定把二坡台地全部栽培江石榴树,把它作为乡村经济振兴的突破口。为此,我们拟在二坡台地打深井两眼,采用村民集资捐款、村委积累补充、国家贷款扶持的办法,让二坡台地全部变成水浇田……”
正在这时,村民杜小伍和许东有两人骂骂咧咧地撕扯着走进村委会,嚷嚷着让许行立书记评个理。
杜小伍:“许书记,你给我评评理。”
许行立:“到底咋回事,你们能不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说呀?”
许东有:“许书记,我刚浇完石榴树,还有几亩小麦地没浇哩,小伍就截了我的水,急着把水引到他的石榴地里,你说他这个人讲不讲理呀?”
杜小伍也不甘示弱地说:“村里号召大力发展石榴产业,石榴树眼下正是浇水的节骨眼上,你也知道,石榴树由于缺水都打扭出现黄叶子了,再浇迟几天就旱死啦。”
许行立:“咱村的水利条件有限,不过呢前段时候下了一场透雨,对小麦来讲,能起很大作用,可是对石榴树来讲那可是杯水车薪呀,所以村委会通知各机井管理员,先浇石榴树,再浇小麦地。我说东有呀,你的麦田先缓一缓,你说呢?”
许东有:“许书记呀,这几年咱村栽上石榴树,家家户户手里多少都攒了点钱,石榴要高产,水利资源是目前的‘卡脖旱’。我建议,咱村再能多打上两三眼井,石榴的产量必定会翻番,将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啊。”
许行立:“东有,你这话说在点子上了!咱村土地 70%在二坡台地,主导产业是江石榴,这是村民脱贫致富的重中之重。那你看……”许行立拿起《许运村委会关于申请打井扶持资金的申请报告》,接着说,“打井,是二坡台地挖掘土地潜力的重要环节,如果水利资源保证不了,靠江石榴致富只会是纸上谈兵。”
县水利局,王清泉局长办公室,许行立敲门,走了进来。王清泉:“哟,许书记呀,你好。”
许行立握住王清泉的手,说:“王局长,你好。我是无事不登你这三宝殿呀!我嘛,就是给你们添麻烦来了。”
王清泉:“看许书记说的,咱水利局就是为群众办事的,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只要是水利方面的事,我们会全力以赴做好服务。”王清泉局长沏好茶,放在茶几上,两个人在沙发上坐了下来。许行立从提包里掏出申请报告,递给王清泉。
许行立:“王局长,我们鼓励村民在二坡台地栽石榴树,那里情况你也清楚,十年九旱,满是小块地,村民撂荒严重。我们村委会计划多方投资打两眼深井,保证江石榴产业计划顺利实施。”
王清泉:“是啊,二坡台地荒沟坡岭,利用地利条件发展江石榴产业,是一件兴县富民的好事情,我们水利局全力支持。”
吃过早饭,许行立推着自行车准备出门,被妻子樊翠珍给拦住了,说:“咱的石榴园也该打药了,地里草也快上树了,咱都成了村里的‘懒汉园’了。你就不能抽个空,咱们突击一下,管管咱的石榴园。村里的事是大事,但咱的庄稼也不能落人后边呀。”
许行立:“翠儿,现在这两眼井同时开工,我得盯紧点,这可是村民们腰包里掏的辛苦钱啊。如果稍有疏忽,出现问题咋办呀?我真的放心不下。打药、除草的事你就先去雇个人干吧。”
樊翠珍嘟嘟囔囔地说:“一个村小小的书记就这么忙,如果让你当国务院总理,我看这吃饭、上厕所都要找人代替哩!又要我去找人,给人家说好话。唉!谁叫咱嫁给许书记呢,干脆把我的名字也换了,我不叫樊翠珍,叫樊‘爱活’!”
许行立:“翠儿,辛苦你啦。等我忙过这阵子,我好好地做几天咱地里的庄稼活,年终了我给你发一个大大的奖状:奖给许家的大功臣樊翠珍同志!”
樊翠珍:“唉,尽说些好听的空话,哄老婆上架哩。”
秋后,一场连阴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许运村的学校也成了危房,它是解放初期古庙改成的,因为年久失修,又碰上这十多天的连阴雨,外面下大雨,教室里面下小雨,教育问题成了许行立最牵挂的事。
许行立搭把雨伞,领着许俊杰来学校了解情况。
许行立:“俊杰呀,我当年就在这里上的学。几十年啦,土坯房子,破旧不堪,也该另盖新校了。”
许俊杰:“是啊,新建学校迫在眉睫,现在教室已成危房,必须找个安全地方让孩子们上课。等雨停了,我们就开始动工。”
许行立:“建校费我找人规划了,预计需要30万元,县教育局申请划拨了10万元,镇政府给了5万元,其余资金我计划一是全体村民出资捐助,二是去镇信用社贷款。”
村委会在大院里召开建校捐款大会,村民们积极踊跃。第一茬栽石榴树的捐款500~800元;第二茬的捐款300~500元,其他新栽户捐200元、100元的都有,许行立带头捐款1000元,许俊杰和许志山各捐款800元……
许运村新建校园占地面积将近3万多平方米,漂亮、宽敞的二层教学楼拔地而起。楼前正面镶嵌着毛主席书写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镏金大字。教学楼前面有个国旗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教学楼上、下两层,宽敞明亮,有教室、电化室、器材室,还有教研室和会议室等。
教学楼后边,平整宽阔的操场上,有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等活动场所。
竣工那天,小学生们在教学楼前举办升国旗仪式,他们排着整齐的方队载歌载舞,锣鼓喧天,县教育局、镇党委政府等领导为新校舍竣工剪彩、贺喜!
许行立走进桑泉镇党委书记肖邦国办公室。
许行立:“肖书记,我来给你汇报个情况。”
肖邦国:“许书记又有啥点子了,快坐下说说。”
许行立:“最近,我们组织一些村民到山东寿光和咱地区的夏县、新绛县等大棚蔬菜示范区进行了考察观摩,得到了一些启示。眼下,二坡台地靠栽石榴树致富了,但平川地带村民眼红了,他们认为仅靠传统的小麦、棉花、玉米种植难以致富达小康,萌生了种大棚蔬菜的想法,你觉得怎么样?”
肖邦国:“村民的这种积极性是好事,不过咱有个大前提,那就是必须在稳定粮棉面积和稳产高产的前提下,去推行大棚蔬菜的种植,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当然,这要抓两个关键点,一是市场问题;二是技术问题。不能一时冲动,一哄而上,先请技术员搞小面积试点,成功之后再考虑扩大面积。”
许行立:“肖书记,那就先试点再推广,这样稳妥,又不至于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关于市场问题,咱们靠近桑泉古镇,南边有永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潜力大前景可观。关于技术问题,我们专门从山东寿光聘请了两名技术员,我们无偿给他们提供3亩地建大棚,每月每人补助技术服务费1000元。在搞好示范棚的同时,指导村民建大棚蔬菜园40个,每个棚1.5亩,多争取点扶持资金。并以他俩为销售骨干,牵头组建许运村蔬菜协会,负责技术、收购和销售工作,解除村民们的后顾之忧。”
肖邦国:“我就知道你许书记干啥事情都是有的放矢、成竹在胸啊!那你今天来,就是想通过镇政府与信用社沟通协调一下,帮助村民们贷款搞大棚喽。”
许行立兴奋地点点头,说:“肖书记,你真是名副其实的‘亲民官’呀!”
肖邦国:“那你先按80亩造预算,自筹资金是多少,资金缺口是多少。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我再通过县政府、农业口等其它途径,多争取一点扶持资金。”
许行立刚进家门,就听到樊翠珍训斥儿子,说:“大虎呀,你都上高三的人了,咋不懂事呢!再过半年就参加高考了,怎么又不想去学校,这不是半途而废吗?”
许行立走过来劝儿子说:“大虎呀,爸恢复高考那一年与大学失之交臂,遗憾终身。现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你怎么会有这种念头呢?这可不行呀,我的娃娃。”
许大虎:“爸,我实在是不想念了,一上课我就头疼,再说学的这些知识也够用了。”
许行立:“你不愿念书?明天就上地去做庄稼活,东山日头背到西山!你若下不了这苦,咱再说去念书的事。”
樊翠珍:“唉!我说你爷俩总要把我气死哩!都是你爸把你惯坏了。”
许行立的石榴园里,樊翠珍和儿子许大虎在地里喷农药,干了不到一个小时,许大虎全身上下都被药水弄湿了,因为喷头连接处没拧紧,药水喷了孩子一身,他还怕母亲知道了又要唠唠叨叨,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去干。过了一会,他咳嗽、打喷嚏不止,还感到头晕,全身发痒难忍。母亲樊翠珍看到儿子不停的咳嗽、打喷嚏,估计是药物过敏了,急忙带着儿子去医院就诊。
经医生一番检查,的确属于农药过敏,身上瘙痒,如疱疹一样,因为药物浸湿皮肤,导致成为过敏性皮炎。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药物,并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减轻炎症反应。
过了两三天时间,许大虎感觉身上不那么痒了,这才愉快地上学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的刻苦努力,他以满意的成绩考上了省级重点大学,当然这是后话了。
(未完待续)<br>标题 : 石榴花开的岁月(十八)_小说_翟濯 徐明亮<br>发布位置 :<br>联系人:xj84466201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