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上“剪纸挂历”迎新年_散文_王志英
过去,在新年钟声敲响前,我都要到解放路文化市场买一本挂历挂在客厅里,一是为了装饰门面,二是为了查看日期,三是为了提醒儿孙“又要长大一岁了。新年要有新打算,你们想好了吗?”从2019年元旦起,我就不再买挂历了。因为从那时始,盐湖区非遗传承人李惠芳年年都要送我一份装裱好的“剪纸挂历”,已经坚持7年了。
第一年,我接到挂历后,欣喜若狂,用微信问她:“你能告诉我剪纸挂历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她用语音解说了9秒钟,又用文字回复如下:“宣纸印成挂历底衬,装裱成挂轴,剪好窗花再裱上去。”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她制作挂历的几道工序和艰辛程度!从她制作剪纸挂历的过程,也证实了她对“剪纸”忠贞不贰的态度。
初识李惠芳,是2018年9月的事。当时,我向《运城日报》投稿报道了李惠芳的剪纸事迹,为此,她年年春节前都要送一份剪纸挂历给我。那年,她54岁,是北城初中的物理老师,因为剪纸,她成了“新闻人物”。她的作品,时代性很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时,她创作了《民富国强福满园》;庆祝建党90周年时,她创作了《欢乐》;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时,她创作了《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激战腊子口》《奇袭明阳堡》《地雷战》《会师吴起镇》等作品;在廉政建设方面,她创作了《路路清廉》和《清正廉明》等剪纸作品;在德孝文化建设中,她设计了《德政千秋,美梦成真》等24幅作品,还创作了《周恩来十条家规》等系列剪纸作品;庆祝改革开放40年时,她创作了《安居乐业》《国家富强》等剪纸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时,她创作了《龙腾盛世》《凤舞九天》《连年有余》《鱼跃龙门》等“十套剪纸服装秀”;为了迎接2022年冬奥会,她创作了《中华腾飞》等剪纸作品……
剪纸,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谋生创收手段。但李惠芳特别爱搞公益剪纸。2014年,中宣部组织创作《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剪纸活动,她自告奋勇完成了赵亚夫、徐克成、周思义、朱彦夫四个共产党员光辉形象的创作;2015年是农历羊年,中宣部组织剪窗花公益活动,李惠芳重病不下火线,设计剪成了“福泽绵长”图案,即一个“福”字当中,有“羊”,有牡丹花,有丝瓜,寓意羊年生活富贵吉祥,福气多多,绵长不断。这次剪纸公益活动,运城只有李惠芳一人入选。入选后,中宣部在她的作品中添加了“中华有福,诚信是福”和核心价值观24个字。2016年至2024年,李惠芳又参加了“迎新春联谊会”、盐湖区各届桃花节、各届关公旅游节、各届果品博览会等剪纸公益活动。
非遗的关键是传承,李惠芳视“传承”如生命。多年来,她在社会上免费教学剪纸技术,学员大的78岁,小的4岁,其中不乏国际友人。她先后培养了两千多名剪纸爱好者,2015年在北城初中校长支持下,将非遗列入学校课程。该校十个班坚持每周一节非遗课程,还成立了剪纸社团。李惠芳编写了上、下两册共十余万字的校本课程《剪纸艺术》,其间,又组织500名学生参加“亲情剪雪花,万人迎冬奥”活动。由于成绩突出,北城初中2017年10月被省教育厅评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校”,2017年12月被教育部评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校,2018年被山西省剪纸协会评为“剪纸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民族非遗与课程融合创建工程示范基地”。后来,李惠芳又参加盐湖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的四点半公益课堂,甘当志愿者,教好剪纸课。
退休后,她又参加了运城市和盐湖区的许多剪纸公益活动,特别是夜晚回到家里后,她一有空就设计构图,构好图就画图,画好图就剪纸,而且一拿起剪刀就忘记了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剪纸非遗事业中。
挂张年历过元旦,看来仅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但我家却把它当成一个简单而平凡的跨年仪式,特别是李惠芳送我的剪纸挂历,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祝福。这提醒我们,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都要珍惜当下,热爱生活,迎接每一个新年的到来。<br>标题 : 挂上“剪纸挂历”迎新年_散文_王志英<br>发布位置 :<br>联系人:雾海云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