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后牙 发表于 2024-12-27 18:23:04

在生活的诗行里绽放光彩_散文_景之光

生活,宛如一首波澜壮阔的长诗,在时光长河中缓缓地流淌,每一节韵律,每一个篇章,都是岁月的印痕,揭示出生命的主题。

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如同一支画笔,勾勒出窗外世界的轮廓。一抹柔和的金黄,仿佛是诗的首句,带着希望与温暖,唤醒沉睡的大地。鸟
儿在枝头欢唱,声音清脆而婉转,仿佛是诗的韵律,奏响新的一天美好生活序曲。

街头巷尾,卖早餐的摊主热情地招呼着顾客,那腾腾热气中弥漫着生活的温馨。上班路上,人们行色匆匆,怀揣梦想和希望,为着自己的生活而忙碌。
每个人都在这喧嚣的世界里追寻着各自的价值,汗水与泪水交织,书写着奋进的诗行。这些平凡的时空瞬间,构成了生活最真实的模样。

此时此刻,慵懒的我,嗜睡的小孙女,都还没有爬出被窝。贤淑勤快的夫人,却早已起床并洗漱过,着一身家居便服,出入于厨房,精心打造一家人的
爱心早餐。几个馒头、茶叶蛋,一碟自制咸菜,外加几片牛肉,雅致的兰花瓷盘里缀上碧绿鲜嫩的炒生菜,精细的彩釉小碗中盛上稀粥或者牛奶,显得
格外温馨、诱人。做好了这些,夫人转身回到卧室,唤醒小孙女,催促我起床,共进早餐。然后,我骑上电动自行车,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送小孙女去
幼儿园……我们普通人家的生活,一日三餐,无需奢华,营养足够就好。有个聪慧女人操持,不愁日子过得唯美,高雅。因为,夫人深谙“把平凡的日
子过成诗”的内涵和哲学。

收拾完家务,夫人走出家门,去小区广场上做健身操,偶尔也会加入老年群体,在悠扬而轻快的音乐伴奏声中漫步起舞,自我放松。而我呢,则钻进自
己的书房,先是打开电脑,浏览每日新闻。之后,捧起手头的文学书籍阅读,或诗歌,或散文,或其他。神游古今,纵情山水,悠然自得……

诗与生活原本就是一体,我们没有理由去疏远生活的诗意,何况我国还是诗的国度呢?从古到今,先贤们都用诗歌来记述他们的生活,如:朴素的《涉
江采芙蓉》,哀婉的《孔雀东南飞》……让我们窥见一个时代的身影。

我敬佩逸闲的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我赞赏风雅的刘禹锡,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图之劳形”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我也倾慕那回眸一笑的伊人,“宛在水中央”……徜徉书海,让人陶醉。恍惚中,我像极了一只闲云野鹤。

读文武才俊,阅一代风流。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苏轼的华发,张扬了风发意气……长风破浪,吹角连营,
弓射天狼,铁马冰河,此等豪气有谁人堪比?每当于此,我便有一种亲历古往,与志士共论天下之感觉,胸襟顿时也辽阔了许多。可惜,我没有“生当
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浩气,也没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志气。我只是欣赏,我只有阅读。不过,能有这般倾心赏读也足够了。

文人笔下的山川风物,美不胜收。我观天门中断,望碧水东流;我夜听雨声,细数花落;我倚桥听流水,把酒话桑麻。无论是惊喜的 “柳暗花明又一
村” ,还是闲适的 “水面初平云脚低” ,无论是惆怅的“翠减红衰愁煞人”,还是高昂的“也无风雨也无晴” ,任我神情自怡,恣意徜徉。人出自
自然,终究要回归自然。

我赏青山胜景,“绿书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看美丽乡村,“西塞山前白露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观沙洲美景,“晴川历历汉阳树,风草萋萋鹦鹉
洲”;望长江水色,“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览黄河壮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闲游山水自然、人文古迹,除了开眼界,
怡心性,更多的是感慨与赞叹!

读有所思,情致所至,我便会欣然捉笔写点小文章,每年在地方报刊或网媒平台上发表几篇,乞得一份心境逸然。

午后,多数时间与小区里几个年龄相仿的退休老同志,打打乒乓球,锻炼锻炼身体;或是下下象棋,延缓思维衰退。当风和日丽、心情豁朗时,不忘邀
约仨俩老朋友、老同学出来,或觅一家小茶吧,或择一处凉亭下,聚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叙叙旧,生活中不能缺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
若问情为何物?依我说,黄鹤楼上遥望不归是友情,十里孤坟掩埋不住是爱情,游子千层底里缝的是亲情。友情真挚,爱情甜蜜,亲情温暖,这都是生
活中的宝贵财富,都是我们值得珍惜的人生美好。

夕阳的余晖给周围世界披上了一层金色外衣。那绚丽的色彩,仿佛是诗的结尾,带着淡淡的忧伤与不舍,为一日生活画上句号。这时候,吃过晚饭的人
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小区广场或附近的街心公园散步、休闲。我也时常混迹其中,与他们一起分享傍晚的宁静时光。

夜晚,我喜欢来到阳台,独坐窗前,仰望窗外深邃的夜空。有时,我目光凝滞,头脑空白,什么都不去想,静静地望着星空发呆,有意识地自我释放心
情;有时,我会让思绪在寂静中飞翔, 回忆往昔点滴, 品悟世情,感悟人生。

我很欣赏一位智者对人生不同阶段生活的形象比喻与描述:童年,生活是一幅画。画中有个大花园,园中柳绿花红,鸟语花香,充满了童趣与平和。孩
童在园中采集着欢乐,释放着童真。少年,生活是一座山。山上有座伊甸园,那里到处是梦幻般的神奇,少年充满激情与渴望,读《西游记》,攀“花
果山”,纵横于山水间,翱翔在蓝天上。青年,生活是一本书。书中是浩瀚的知识海洋,那里有很多自己需要的宝藏,年轻人在那里挖掘、陶冶,耕耘
理想,放飞希望。中年,生活是一条河。一条流淌着悠悠岁月的河,人在河此岸,梦在河彼岸,每个人都在为着梦的实现而不畏路途遥远,不怕曲折艰
险,奋力负重前行。老年,生活是一首诗。一首韵律和缓、意境深远的诗。


如今,我正如智者所云,转眼间已是老年,没有了那醉卧沙场的豪放,却平添了些独坐幽篁的安闲。

生活就是一首诗,有高潮也有低谷,有甜蜜也有苦涩,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无论怎样,我们都要敢于直面生活,热情拥抱生活,在逆境中坚强,于顺境
时从容,用智慧和毅力去书写自己独特的生活诗章。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完全陌生却令我敬佩的人:王计兵。前些日子,读他在《人民日报》副刊上的散文《当文字燃烧成火焰》,很是
感慨,它引发了我对人生与诗意生活的深入思考和理解。他在文中写道:那天,和爱人吵架,从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到人生观,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
谁。吵着吵着,他不知怎的就冒出一句:“人生,是一场采蜜的过程,无论过往有多苦,生命最终还是要酿出蜜来。”爱人突然叫了暂停:“你先把刚
说的话记录下来,免得吵完架,这些‘金句’就忘了。”至此,夫妻争吵戛然而止,满天乌云倏然散尽。他生活在社会底层,做过码头装卸工、制砖厂
工人、街头拾荒者、小商贩、外卖员,自幼酷爱文学,钟情诗歌,一面生活着,一面写作着,“把生活过成一种固体的形状,把爱好变成液体,它们相
互纠葛,就形成了自己生命里的山水。”

他说,如果生活真的是苦的,文学就是药后服下的一颗糖,糖的甜蜜会贯穿所有的岁月。又说:文学是落在我生命空地上的一场大雪,尽管不能改变什
么,但绝对会让我变得精彩。争分夺秒的外卖生活无法为他提供笔墨写作时间,他便改用语音写作。在等餐间隙,甚至是等电梯的瞬间,一旦灵感触
发,快速地留下语音,待安静下来再把语音转为文字、整理成诗。送外卖5年,在工作间隙写了3000多首诗。他的小诗在网络上走红,引起了媒体和出
版界关注,现已出版个人诗集3部。

什么样的生活才算得上是一首诗?我从王计兵这里得到了答案。他在情感深处与文字有着无法割舍的情结,在生活和写作的相互结合中辟出一条新路,
真实地把生活过成了一首浪漫曲折,高歌奋进的诗! 

生活如诗,没有固定的节奏和格律,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中最好的诗人。生活的美好,生活的诗意,需要用慧眼去发现,用爱心去对待,用激情去书
写。让我们在生活的诗行中,绽放出光彩,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篇章吧!2024年12月23日


作者简介:景之光(本名景重清),1955年生,万荣县人。现盐湖区副处级退休干部。喜欢阅读,情致所至,思而为文。早期有理论文章获奖并见之于省、地刊物。近年在《运城日报》及网媒文学公众号上发表散文、随笔作品多篇。<br>标题 : 在生活的诗行里绽放光彩_散文_景之光<br>发布位置 :<br>联系人:压后牙<br>
https://shequtongcheng.oss-cn-beijing.aliyuncs.com/xigua/20241227/1735294973676e7ffd40a97.jpg
<br>
https://shequtongcheng.oss-cn-beijing.aliyuncs.com/xigua/20241227/1735294979676e80030e888.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生活的诗行里绽放光彩_散文_景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