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张娟灵_散文_王晓霞
闺蜜张娟灵的《他是我没有血缘的父亲》一文是我和马老师微信对话时,我发给马老师的(马爱民//读张娟灵《他是我没有血缘的父亲》)。当时马老师问我高中时期我们班的班级报刊《求索》几个主编的近况,我说不清楚,30多年没有和他们联系过,只有娟灵是永远的至交,随后我就把这篇文章发给了马老师。我和娟灵出生几个月就被彼此的妈妈放在一起玩耍。我们都是70年生人,属狗,她四月出生,我五月出生。她妈妈和我妈妈都是老师,也是最好的闺
蜜。我们两家都是南午芹人民村,住在人民村后场大槐树附近。很小的时候,我们俩的衣服常常被彼此的妈妈换着穿,由不得我们,所以可以说我俩是
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发小。
后来,娟灵随她妈妈去了杜家沟煤矿(她妈妈去教书,她在那里上学)上小学,初中。她父亲我张叔是当时的河津县劳动局局长,我父亲是河津中学的工
会主席、党委副书记,两位妈妈都是做了一辈子老师,两位父亲都是那个时代赤胆忠心的党政干部,她母亲和我父亲又是同一年去世的,相同的家庭教
育环境,相同的人生经历,相同的爱好与信念,注定了我们一辈子的友谊。
娟灵去了杜矿后,我们不能天天在一起了,但她放假回到村里我们指定在一起玩耍。
上了高中以后,机缘巧合下我们又分到了一个班级。高中三年,我们从高一的100班到文理分科后的104班一直在一起。那时候,我俩几乎每次都穿一样
的衣服,梳一样的大马尾,戴一样的眼镜,皮肤一样的白里透红,只是娟灵比较内秀,不善言辞,而我性格外向,活泼多话。那时候很多同学都说我俩
是双胞胎姐妹,我们听了常常相视一笑,然后拉着手离开。难忘的高中时期,对文学的炽热爱恋让我们的友谊又增加了许多。
毕业工作后的几十年,无论过去多久不联系,我们的心从来没有分开过,这种比爱情还牢固的友情直到现在。今年我俩都55岁了,我们的友谊也55岁
了,这份情谊是难得的,我们彼此都无比珍惜。
马老师在这篇读后感中问我俩:“你俩各自是如何与婆婆相处的呢?”他又说“我相信你俩都会做得很好”。
是的,马老师说得对,我们没有让他失望,但好与不好不是我们俩说了算的,得让我们婆家人和邻居、同事说了才算。我俩做的好不好,就留给他们去
评判吧!
说回主题,一句话:我闺蜜的文章写得好,我老师的评论佳,我必须向他们好好学习,不能落他们太多了。
2024.12.26.写于家乡河津市
作者:王晓霞,70后,企业退休工人,共产党员,河津市作协会员,用文字传递爱与温暖。诗歌和散文散见于《河东文学》、《龙门》、《河津风采》、《作家新干线》《香北书屋》、《河汾人家》、《诗歌前线》《山西博盛达》等杂志、报刊和微信公众平台。<br>标题 : 闺蜜张娟灵_散文_王晓霞<br>发布位置 :<br>联系人:云天社长2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