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发的汉子子x 发表于 2024-12-26 17:36:18

酸菜,冬天的一道传统老菜_散文_杨爱兰

霜降过后是立冬,进入冬天品美食。聊起冬天吃的,自然而然就想到了酸菜。

在冬天,酸菜是大多数人家饭桌上的坐底菜,常吃不厌,常吃常香。

我吃的酸菜都是自家做的,稷山人把做酸菜叫“卧酸菜”。

立冬后小雪前这段日子,是卧酸菜的最佳时节。

毎年一到这时,我一定会卧酸菜。

卧酸菜前,早早地搬出那釉亮闪光的二号瓮来,把它里里外外洗干净。这是卧酸菜必需的容器。找出那块光滑的长方形石头与棒槌,洗净。再找十几根
高粱秆,去皮、去根、去梢后,根据瓮的口面,剁成长短不一的一节节来,用清水冲洗干净。

逢集时,带上两个编织袋子,挑选白萝卜与白菜。买白菜要那种瓷实而带绿帮子的才好,如果净用一律白的,那卧下的酸菜没嚼头。

白菜萝卜买回来,开始卧酸菜。先拿出淘麦用的篓子,舀好两大盆水,把白菜的菜板板一片一片揪下来,放进一个大水盆里洗了,再放进另一个水盆里
涮一遍,尔后,立放在篓子里沥水。接着洗萝卜。

菜全部洗净后,先擦萝卜。擦萝卜要用擦饺子馅时用的那擦子。擦好了萝卜就切白菜。先留下十来片较绿的白菜板儿,以便最后苫的时候用。白菜板儿
不能切得太碎。切上一小盆后,就往瓮里放。倒半盆白菜,撒一层萝卜,用棒槌捣一捣。这样重复着制作,待把所切的白菜和擦好的萝卜,全都放好捣
瓷实后,这下把那绿色的白菜板儿一片压一片地苫在菜上面。接着把高粱秆儿按长短不同而有顺序地横摆几根,竖摆几根。最后,压上干净的石块,把
塑料布盖在瓮口,并盖上高粱秆做的篦子。

这样并不算卧好了酸菜,待上十二小时后,要往瓮里倒水,水要没过石块。有人倒那滋滋响却不开的水。有人直接倒冷水。倒冷水的酸菜吃起来更脆。

做酸菜时,瓮该放哪里,这要依天气而定。天气暖和些,瓮就放在室外。天气有些冷,瓮就放在室内。待两三天,酸菜就会冒泡了,这说明一瓮菜发酵
了。这时,必须把酸菜瓮移放在室外比较凉的地方。

酸菜发酵后,要等半个月后才能吃,这样科学、安全。

开始吃酸菜时,把石头搬开,取出高粱秆后,把苫在顶上的白菜板儿拿掉,再挖菜。挖出来的菜倒在案板上,稍微切碎些,就可以变着花样吃了。

以前,家里日子苦,卧酸菜时,用白萝卜丝和白萝卜叶,再加芥疙瘩丝与芥疙瘩叶。吃酸菜时,一来家里不生炉子,二来舍不得用油熬,总是在蒸馒头
时,蒸一大沙锅子酸菜,吃好几顿。馍就酸菜,红薯就酸菜,面条里调酸菜,一家人坐在暖暖的炕上,围着小饭桌,吃得有滋有味,吃得心里暖暖的。

现在,吃酸菜,是肉鱼蛋吃腻了来调剂口味的。

酸菜最平常的吃法是熬着吃和嘟着吃。

熬酸菜时,往炒瓢里舀上油,油热了,炝蒜片、干辣椒与姜末,再放切好的酸菜,大火翻炒少时,倒上水,要煮二十多分钟。也有不炝辣椒的,待菜熟
了,抄一筷子羊油烧得辣椒,搅在酸菜里。嗬!鲜红的油点子浮在白绿相间的菜上面,看起来就馋的流口水,吃起来更带劲。

嘟酸菜是把切好的酸菜放在砂锅里,菜上依次放熟猪肉片子,放葱花与姜蒜末及油盐花椒面,把砂锅置于炉子,大火煮开,小火慢慢嘟着。待会儿,随
着“嘟嘟嘟”的气泡声,砂锅里的酸菜就散发出香喷喷的气味儿。

对了,无论是熬酸菜还是嘟酸菜,粉条是最好的伴菜。

若说酸菜加猪肉,那是好吃没商量。不过,熬酸菜是先炒猪肉丁,后炒酸菜;嘟酸菜则是在酸菜上放一层熟猪肉片子,而后放葱姜蒜及调味品的。

酸菜还可用来包饺子和包子。做法同用萝卜包时一样,但那滋味最具特色,自带一番以酸作底的醇厚之味,爽歪歪。

酸菜可以上得桌面的当属酸菜鱼了。鱼的鲜美,经过酸菜那特别的浸润,更是把味道发散得淋漓尽致!

今个,我卧了酸菜,但等个半月二十天,酸菜就可以吃了。到时,屋外,西北风呼啸,寒气逼人;屋内的饭桌上,酸菜在砂锅里“嘟嘟”地冒着气,散
着香,香气在室内弥漫,温馨在四周氤氲。端出红油辣子,端上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来,开饭!嗬,要多美气有多美气!


作者:杨爱兰,稷山县太阳乡坞堆村退休教师。热爱生活,与书为伴,以笔抒情,以文载道。多篇小说、散文、诗歌、楹联发表在《运城日报》《枣花》《西河风韵》等报纸和网络平台。<br>标题 : 酸菜,冬天的一道传统老菜_散文_杨爱兰<br>发布位置 :<br>联系人:黑头发的汉子子x<br>
https://shequtongcheng.oss-cn-beijing.aliyuncs.com/xigua/20241226/1735205774676d238e33205.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酸菜,冬天的一道传统老菜_散文_杨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