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填写了一份表格_散文_王凯平
将近晌午时分,二虎子急匆匆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摞子表格。“王老师,有事求你来啦,看能不能帮帮我。这些表格,你能不能帮我填写一下?这几日,我忙得贼死,天天要摘桃卖桃,药材地里荒草旺长,草也要
拔。填这表格,我一点空子也腾不出来。”
二虎子光着膀子,额头沁着汗珠。他气喘吁吁地对我说。他是我们村民小组的组长。
“帮你的忙倒可以。我先要看看是啥表。我能不能填了。”我接过那摞子白纸表格细看:表格首行是“劳动力建档立卡信息采集表”,第二行印着“x
省x市x县x镇x村x组”。下面就罗列了一长溜子已有的和待填写的项目:户主、序号、姓名、性别、民族、与户主关系、身份证号、婚姻状况、联系电
话、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年收入、培训意愿、就业需求、就业情况(企业名称、地址)……等等等等,五花八门,花目繁多。我的天!林林总总,有
十多个项目,看得我眼花头晕,脑涨心烦。这其中,户主、序号、姓名、与户主关系、身份证号这五项,是表格上已打印上了的。尽管如此,我仍然犹
豫着,要不要接下这桩苦差事。我翻了一下这摞子表格,共有十几页,建档登记的是18到60岁的劳动力人员,序号都排到212号了。随一摞子表格还附
有一张制表单位精心细致制作的填表说明:
关于XX县建档立卡登记表
填表说明
一、婚姻状况:未婚,已婚,丧偶,离异(四选一)
二、文化程度:小学,初中,高中,中技,中专,大专,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其他(十选一)。
大专以上学历必填(如:毕业院校太原师范大学,毕业时间x年x月x日,专业:汉语言文学、会计、护理等)
三、健康状况:
如:健康或良好,一般或较弱,有慢性病,残疾(四选一)
四、年收入(2019年度):无收入,0-3千元,3千-5千元,5千-8千元,8千-1万元,1万-2万元,2万-5万元,5万-10万元,10万以上(九选一)
五、培训意愿:无,有(如:培训日期x年x月x日,培训地点:本县;培训工种:计算机技术、月嫂、保姆等)
六、就业需求:
如:无,有(如:工作地点,行业,时间x年x月x日)
七、就业情况(企业名称、地址):
如:工作地点(x省x市),企业名称。
八、备注:
1,每份文件仅此一份要求字迹工整,认真填写。
2,名单以外的人员符合16-60周岁建档立卡劳动力填写到附表。
重复!繁琐!类似表格,我过去是填过的,枯燥乏味而累人……
见我反复用手指敲点这摞子表格,面有难色,犹豫不决,二虎子急忙说,“王老师,帮帮忙吧,这几日,我实实在在忙得没空子弄。不让你白忙活。
弄完了,我付给你一些报酬,不让你白费力的。”
“主要不是报酬的问题……好吧,我帮你填写一下……‘’我勉强接受了这件让我头痛心怵的工作。
“不用你到咱组各家各户亲自登门去问。大家伙都忙得很,不是门锁着,就是人家刚卖桃干活回家,正忙着做饭哩,不方便当面问的。我过会儿拿一张
咱组各家的手机号表子给你,你坐在家里打电话,问一问,填一填就行。不费事的,你看这两项,”二虎子手指着表格上的“培训意愿”、“就业需
求”说,“都填‘无’。还有,每家几个人的手机号,只填户主一个人的号就行。”
二虎子显然做这差事有了经验,像师傅手把手教徒弟一样,一一给我交待着。
“好吧,这表,我什么时候给你?”我问。
“……后天。后天村会计老木要把全村十个组的表都送交镇上。”说完,二虎子急匆匆离去。
不一会儿,二虎子把我们小组的手机号表给我送来了,还拿来一袋子红艳艳的桃子。
二虎子走后,我开始分析思考这差事怎么做?从哪里开头做?想了一会儿,我理出头绪:提纲挈领,就先填写我们小组各家各户户主的手机号吧。
我是十分认真并且很有责任心的人,心里搁不住急事。应承下的事,说干就干。吃过晌午饭后,我放下手头自己的工作,开始做这桩新差事。二虎子送
来的电话表,仅有我组一部分村民的手机号,而且排序与要填表格中的人名顺序完全乱套。我又是找人名又是填写,忙得不亦乐乎。11位数码的号,填
了还要逐一核对一下,避免写误。忙碌了好半天,总算把已知的号都填上了,眼睛也累得疼起来了。接下来是打电话,拨通已知电话,询问未知电话,
顺便也询问核实一下一部分人员(尽管是同组人,但因年差、亲疏等因素,我所知有限)的姓名、与户主关系、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在外就业打工人
员的所在企业名称、地址等等信息。但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年收入是不适宜询问的,只能凭直观感觉和估计填写。我边打电话询问边填写表格……直到
傍黑,还未问完填完。第二天接着打……我先后拢共打了三十多个电话。每打通一个电话,我先得自报家门,告诉对方我是谁,在填写一个什么什么表
格,填这表格的实用性和意义所在(尽管我对此也糊里糊涂,莫名其妙!)。谢天谢地,多数接电话者,出于对我的信任,还算配合,耐心地回答了我
的一个接一个的提问,但也有例外,不顺当:
例一,有几位户主的姓名我陌生,又没
电话,只好问别人。打电话问了好多次,问了好几个人,总算问清了要填写的信息。
例二,有一人,与老婆孩子全家人多年常住外地,不曾回村。问他的手机号,我前后三次打电话给他哥哥,电话打通,屏上只显示“通话结束”字样,
并无人接。只好空置不填。
例三,向一位儿媳离婚的妇女了解他儿子的信息时,这女人的回话语气有些冷淡,有点不高兴地问我,填这些对她儿子有无不好之处?她答应过后问清
她儿子的手机号告我。但过了一天,她并没有给我打电话来。她有后顾之忧,我也不便再打电话问她了。
例四,打电话向一人询问其弟的手机号时,对方冷冷地回答“不知道!”即挂断电话。我猜想,这哥俩有矛盾,不和睦。
例五,打电话给一位四十多岁的村民(我先从其老父那里问到了他的号),问他家人的有关信息。这主儿说话口齿不清,嘟嘟囔囔。他不回答我的提
问,而是一味问我,填这些做啥,让我先告诉他,“你……甭发火吗……咋这……这么没……没耐心……你……你先告……告诉咱嘛……”我挂了电
话。本来我就搞不清楚上级有关部门为啥要填写这表格,现在,跟一个酒鬼更说不清楚为啥要填写这表格。
…………
又是费眼睛,又是费口舌,好不容易,总算填完了手机号和表格中一部分个人信息。能想方设法问到的都填上了,空缺的没填上的是问不到的或人家
不愿说的(毕竟是个人隐私!)。留给我的时间不到一天了。接下来,我要最后检查、补充填写一遍。十几页二百多人的表格,我要一页一页地检查;
十多个项目,我要一项一项一人一人地补充填写。
“与户主关系”、“婚姻状况”,这两项我大体熟悉,填写不难。
“文化程度”这项,我知道的不多,估摸着填写。反正大多数人都是小学或初中文化,高中文化不多。
“健康状况”这项,除个别症状明显者填写“有慢性病”或“残疾”外,其他人我都填“一般”。有些人不明显的病症,那是要由医院来诊断证明的,
绝不可胡乱填写,也不方便打电话去问。
“年收入”这项,也不方便打电话问本人;即使问,对方也未必实说。我打电话问村主任怎么填,村主任正在田间忙着给桃地浇水,他说:“估摸
着填吧。在外地打工的多写一点,比如写一万两万,在村里务农的少写一点,比如写三到五千。你估摸着写吧,形式主义,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上边的
工作人员,还不知道看不看这些内容。”
“培训意愿”“就业需求”这两项,我都填“无”,二虎子交待过的。我想,这可能是村主任和几个组长在一块骂娘、争论、商量过一番后,最终确定
下的填法。
“就业情况”这项,我认真填写,力求准确。有关信息(在外打工人员的所在企业名称、地址),我打电话时已较详细的问到、记下了。
到第三天下午,我劳心费神、头昏脑胀,终于做完了这桩苦差事!
考虑到二虎子太忙,我拿着填写得花花麻麻的一摞子表格,直接去村部会计室。“我们组的表,我替二虎子填完啦,你看行不行?”我对老木说。老木
年近七旬,村会计干十多年了,干上瘾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可嘉!“不看啦,你放到桌子上吧……好困……”老木躺在床上,打了个哈欠,
半翻了一下身子,迷迷糊糊地说。
老木脑梗都犯两次了,说话吐字有点含混不清。办公桌上搁着别的组已交的几份表格,我随手翻看着,看到有的表填得字迹潦草,内容混乱;有的表只
填了前几页,后面几页干脆没填……这让我放下心来。此前还因为自己的表,有些项目填得粗枝大叶,笼统不实,而担心交不了差,心中忐忑。现在,
我可以心安理得了。但我的心情随即又翻腾起来。三天来因填表而产生的许多感慨,一发不可抑制,喷涌而出。一连串的问号,在我脑子里接连不断地
冒出:中央领导人多次严厉批评过某些政府部门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文牍主义工作作风,为啥这些不良风气屡禁不止?有些项目繁琐内容重复
的表格,有无制作、填写的必要?内容填写的不翔不实的表格,究竟有啥用?能起到多大正面实际作用?上报的表格,有关领导会细看、研究吗?什么
时候,才能真正把广大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从苦累头痛、徒劳无益地填写表格的误区中解放出来?
过了两天,翻阅报纸,我惊奇地在一份省报上看到一篇评论:《形式主义工作作风何时才能根治?》,评论中例举了形式主义工作作风的多种表现,其
中就包括填写方方面面、各种各样、项目繁多、可有可无、没完没了的表格……
看来,与我有相同感慨的人,大有人在。
并非所有的填表都是形式主义,但确有不少填表是不折不扣的形式主义。加重了填表人员的工作量,内容又重复繁琐或无法真实填写,对实际工作又
无多大益处与助进,这类填表要不得!
(王凯平,写于2020年7月下旬,10月9日整抄完毕)
作者:王凯平,六0后,新绛县阳王镇人,高中毕业,上过函授大学,当过代课教师。曾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聘为特约听评员。热爱读书写作,曾在省市级报
刊及多个新媒体平台,发表散文、小说多篇。关注生活,思考人生。文学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br>标题 : 我填写了一份表格_散文_王凯平<br>发布位置 :<br>联系人:喜欢头像那女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