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织布机_散文_任志民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老家那台古老的织布机,总是伴随着温暖的阳光和妈妈忙碌的身影。每当清晨的露珠还未褪去,妈妈便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那台织布机便成了她最忠实的伙伴。织布机的声音悠扬而有节奏,从窑洞里传出一首首古老的乐曲,在院子里袅袅回荡。那声音伴随着妈妈轻柔的歌声,构成了我童年最美好的旋律。妈妈的手指灵巧地在织布机上飞舞,一根根线条在她手中交织成美丽的图案,那是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我家的那台织布机,不仅为我家带来了温暖和舒适,更承载了妈妈无数的辛劳和汗水。妈妈用手中的丝线和梭子,丝丝缕缕,左出右穿,为我们编织出一个个温馨的梦境。每当我看到那些由妈妈亲手织成的绵布,穿在身上,暖在心里,心中便充满了无尽的感激和敬意。
妈妈也曾告诉我们,织布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末元初,由著名的棉纺织家黄道婆发明。黄道婆因推广纺织技术和工具而受到百姓敬仰,对长江流域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织布机在我家已经传承了四代人,服务了近百年,它见证了我们家庭的兴衰变迁。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妈妈的织布机是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织布机的贡献,不仅为家人提供了基本的穿着需求,还赚取了一些额外的收入,以用于我们家购买生活必需品和支付姐姐和哥哥的学费。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科技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艺,我家的那台织布机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记却永远不会消失。每当我想起那台织布机,和妈妈忙碌的身影,内心便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母爱的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如今,我们都已经长大成人,离开了家乡,远离了那台织布机,开始了自己的生活。但每当我回到老家,看到那台静静地躺在老屋角落的织布机,心中便充满了无尽的感慨。因为它见证了妈妈的辛勤付出,也见证了我的成长历程。
后来,我常常在睡梦中回忆起小时候的往事。那是一个宁静的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内,柔和的光线照亮了整个房间。妈妈早已起床,忙碌地准备早餐,随后她走进我们家那座窑洞“工作室”,在那里放置着她心爱的织布机。
织布机安静地伫立在窑洞里,仿佛在等待着主人的到来。妈妈轻轻地抚摸着织布机的每一个部件,好像在与一位老朋友重逢。她熟练地坐在织布机上,调整好位置,开始了她一天繁忙而紧张的工作。
随着织布机的启动,妈妈的手指灵巧地在织布机上飞舞着,一根根线条在她手中交织成美丽的图案。她的动作娴熟而优雅,宛若是在跳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韵律和美感。
阳光洒在妈妈的脸上,映衬出她专注的神情和温暖的笑容。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她的用心和执着。她的双手在织布机上不停地忙碌着,时而轻柔,时而有力,似乎在与织布机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周围的空气中,弥漫着棉线的淡淡清香,那是妈妈辛勤劳动的见证。她不时地停下手中的工作,检查着织布的进度和质量,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瑕。她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豪,因为她知道,这些布料将为我们带来上学和过年的服装,还有家的温暖和爱的舒适。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阳光渐渐变得强烈起来,窑洞内的温度也逐渐升高。但妈妈依然专注地工作着,仿佛忘记了时间的存在。她的背影在阳光下显得那么坚强而美丽,那是母爱的象征,也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当夜幕降临,妈妈终于停下手中的工作,轻轻地抚摸着那台织布机,仿佛在与它道别。她让我们学会了珍惜和感恩。那台织布机不仅是一台机器,更是妈妈辛勤付出的象征,是我们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妈妈的织布机,不仅仅是一台木制的机器,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情感的纽带。它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份珍贵的回忆,继续前行,在生活的道路上追寻属于自己的“织布机”梦想。责任编辑
作者简介:
任志民 山西芮城人,现定居天津,机关干部。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多次获得全国和全军奖项。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天津日报》《天津工人报》《学习强国》《山西日报》《运城日报》等媒体和平台,2022年获得“迎接党的二十大‘国之大者’·城市记忆”全国主题征文散文二等奖,其中散文《紫藤花又开》《最爱槐花香》入选2021年、2022年中考试题百度题库,入选国家教育部统编版和人教版语文试题试卷,并收入教辅书。<br>标题 :妈妈的织布机_散文_任志民<br>发布位置 :<br>联系人:情醉香格里拉墒<br>
https://shequtongcheng.oss-cn-beijing.aliyuncs.com/xigua/20241223/17349263846768e030d03d2.jpg
<br>
https://shequtongcheng.oss-cn-beijing.aliyuncs.com/xigua/20241223/17349263916768e03779f69.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