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宁《去拜访那些看不见的雪山》_散文_王娟娟
(作家刘宁)
《文艺报1949》公众号,在2024年12月8日发表了一篇文章:我的文学观|刘宁(纳西族):去拜访那些看不见的雪山。
先入心中的是“文学观”,然后是“我的文学观”,再走进来的是“去拜访那些看不见的雪山”,纳西族在云南,刘宁是云南的作家。儿时对云南是一种向往,听年轻时的父亲讲起过云南,心中暗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去看看云南。从2000年第一次去云南昆明、西双版纳,中间几次,专门去茶山、沿边疆看山水,到最后一次2017年去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更加想了解云南。至今,好友里还有越野云南的好友。
刘宁讲到一个男子听到猫头鹰叫自己的名字,然后***身亡。据说:猫头鹰是益鸟。古老的村子里,有些猫头鹰叫有人去世的传说,看来在云南的山里,和山西晋南有着同样的说法。
在我的老家,猫头鹰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刺怪。传说,只要头几天,院子里有刺怪在树上叫,会有老人过世。刺怪究竟是老人,到另一个世界的领路人,还是刺怪闻到了气味,而做出的反应。我一直认为是巧合,五十多年前,村子里一个老人病重,她家院子里树上有一只刺怪叫,没两天时间,老人失去气息离开了。儿孙满堂跪地哭喊着:“niue(娘)……”
在我的心里,山上住着神仙,像刘宁家乡的雪山一样。我的老家被山环绕着,去地里干活要有山路,去姥姥家要走山路,去母亲的姥姥家要走山路,去父亲的姥姥家也要走山路……村子北边的柏树山,东边的槐树山,南边的锣(狼)吧(嘴)乃(崖),西边的吉家山……山只给亳清河留了一条缝隙。春天槐花飘香,夏日麦浪滚滚,秋季稻香弥漫,冬日雪花漫舞……
在那个久远的时代,老家没有像刘宁笔下的巫师,有不识字的神婆婆,似乎管着人生大事,生老病死。神婆婆会唱、会跳、会讲故事……
每一个喜欢写作的人,心中都会有一片沃土,滋养着文学这两个字。这片沃土,便是从小生活的地方,或者是在灵魂深处印刻着的东西。
老家有山,我便踏山路而行,去寻找与灵魂共舞的东西,与山、树、石……交朋友。把它们抖请进我的文字里,故事里。
读刘宁的《去拜访那些看不见的雪山》受益匪浅,关于文字,关于文学,又打破了一条口子,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可以有更好的文字。
作者简介:
王娟娟,山西垣曲人。中国越野摄影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运城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垣曲县作家协会会员,垣曲县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理事。一个喜欢户外运动,喜欢越野,喜欢摄影,喜欢文字的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