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4-12-4 12:19:46

别了,哥!_散文_裴海涛



2023年7月23日凌晨6时59分 , 侄媳来电说“姑,爸叫不醒了。”8时18分,哥在沙沟老屋溘然长逝。
我唯一的哥,娘家亲哥,经历了近四个月与病魔抗争,走了。在睡梦中安详地去了另一个世界。去找我们的父亲母亲,去与离他20年的嫂子团聚去了。
泪眼婆娑,哥的一生在眼前一晃而过。他的金贵他的淘气他的聪明他的智慧他的幸与不幸,在这一刻戛然而止
哥,裴弘度,出生于一九五三年古历二月十八日。爷爷给哥起名弘度,期冀孙儿能志向弘大,宽怀大度。
哥,人如其名。一辈子虽壮志难酬,但始终与人为善,人生有度。 
小时候,哥是家里的宝。
父母生养我们姊妹四人,一男三女。哥因其独子,一出生便被父母格外宠爱。家里的活儿,无论是上山砍柴还是下地劳作,苦也罢累也罢,大都是我姐妺三人。常言讲天下老爱的小,仗着我是家里的小妹,经常的不服气与哥挑战,在父母面前争宠。有好长一段时间几乎仇人般谁也不理谁。在学校玩闹,若被小朋友欺负了,哥从来不出场,都是二姐替我出气。哥还经常的吓唬我们,一次,我们顺山间小路去送康中工作的父亲,回来时哥叫了声“狼来了”!撒腿就跑,二姐和我惊恐万状跟在屁股后面追。小时候,记得农村人家的窗户上,都留有一个猫儿洞,就是贴窗户纸的时候,专门留出一个方格,用一块布做帘,上方用面做的浆糊粘住,即可挡风,又方便猫的进出。那次,我与哥戏闹,各自拿根木棍,窗内窗外在那个小洞互捅,一不小心,我的棍子捅破了上方的窗户纸。知道闯了祸,我俩转身就跑,母亲举着个擀面杖追打,调皮的哥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俩便顺着门前的叉道,一个往上一个往前分开了跑。母亲一时不知如何选择,只能急刹车站在原地生气了。
哥,很少冲动,是个比较理性的人。对大姐就不一样了,一次,社员们都在马房里掏粪除圈。一小伙子与大姐发生口角,并有肢体冲突,哥一声不吭,举起铁锹就拍在对方的背上。那时候我才觉得哥是个真男人。
上学时,哥是学校里的宝。
在老师们眼里,哥聪明,好学,懂礼,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范家庄中心校读书时,在班级是学习尖子,操场上又是全校的喊队。毕业考试成绩全校第一,但因家庭成份问题,政审过不了关,学校三次推荐三次拨回。班主任老师气得说:这样的学生不让上学,让谁上!最终,造化弄人,哥还是被一棒子打回农村,开始了面朝黄士背朝天与土坷垃打交道的岁月。 
在村上,哥是生产队里的宝。
虽说成份不好,但哥出身书香门第,念过书上过学,写的一笔好字,打得一手好算盘,记得一本精细帐,是村里难得的文化人。他脑子聪明,人又机灵活泛。生产队里记记帐算算工分,很少派他重活累活。文革时期,家族里因成份高,受到很大冲击。哥因积极表现,还成为一名共青团员,被选为全县学习毛主席著作青年积极分子。之后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沙沟村先后干了团支部副书记、民兵连长、大队会计、村支委、党支部副书记、村监委员会主任。为沙沟村的发展出谋划策,出力出汗。当大队会计时,哥记得帐本工工整整,一丝不苟,曾作为范本在公社展出,号召各村会计参观学习。
后来才明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哥忍辱负重,用他的聪明与智慧,以另一种方式,为我们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起到了遮风挡雨的保护作用。
初中毕业那年,仍然是村里推荐。哥怕我走了他的老路,给当时的干部们没少说好话。记得,西社高中的一天,我正在上课,一抬眼发现了在窗外徘徊的哥。哥去公社办事,专门买了瓶罐头给我送了过来,怕打扰我,一直在教室外站着,直到下课。事虽小,却让我感动了好久。80年代,一瓶罐头可算是奢侈品。我属小儿定婚,娃娃亲。上大学时对象的模样都记不大准,心里也曾几度挣扎。哥为此给我写了一封长信,教育我要讲诚信,与人为善,不能嫌贫爱富,忘恩负义。我的婚姻选择,虽不能说就是因为这封信,但哥的话,我一定是入脑入心的。2003年高渠老家盖房子时,适逢儿子邓超艺考,是哥守在家帮我们料理。退休后,在太原照看孙子的几年时光,家里、朋友、县上的事,多半也是哥为我操心。长大后才渐渐体会到,男人的爱更多的时候是无言的。 
沙沟村虽小,但名气很大。沙沟村党支部曾一度被省市县委组织部推举为红旗党支部,兄弟市县领导、政工干部多次到村走访参观。后又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作为一名老党员、村干部,哥配合时任书记村长,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父亲撰写裴氏家族史,沙沟村村史的那段日子,哥翻山越岭,走遍村子角角落落,抄写碑文,搜集资料,父子携手为沙沟村找源寻根,抢救完成了两部史作。 
哥,爱好广泛,多才多艺。打篮球以后卫出名,自学唱戏让人叫绝,劳动之余,扑克摊、锣鼓队、花鼓队、洋鼓队里常有他的身影。
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却是一种选择!在沙沟人的眼里,哥不仅才华出众,而且细心、认真、办事周到,是个善良而又热心肠的好人。尤其是卸任村干部之后,哥是村红白理事会主要发起者,组织者,重要成员。村里不论谁家婚丧嫁娶,他都不辞劳苦,费心操持,撰写贺词,创编对联,安排酒席,接待宾客。后来迁居县城后,仍然是风雨无阻,凡事必到。沙沟无论大事小事,时任村干部也要开车去见他,征求他的意见或建议。村民家里有事,也多是与他商量才觉心里踏实。
哥的敬业、负责、一丝不苟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原稷山师范干保卫,还是到学苑小区负责门卫工作,他总是一个人昼夜值班,毫不松懈。发挥自身特长,忙里偷闲为小区住户服务。赢得大家一致好评。嫂子去世后,孩子们在外工作,他把一个人的家收拾的干净利落,衣服叠得方方正正冬夏分存,物品整整齐齐放置有序,睹物思人,不禁黯然神伤。 
沙沟裴氏是个大家族,父亲兄弟五人,三个妺妹,排行老大。哥作为长子长兄,几十号兄弟姐妹,谁家有事,都要与他商量,忙里忙外靠他张罗。父辈相继离世后,他就是整个家族的主心骨。也是全族上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家人联系的一个桥梁。 
无奈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年前。勤劳善良、温婉娴淑的贵英嫂子,49岁上突发疾病,离开人世。中年丧妻,哥经历了人生一大不幸。
后幸遇海姣嫂子,相濡以沫,相依相伴17年。2020年5月,嫂子不幸因病医治无效,又先他而去。
6月份哥自己又查出膀胱癌,历经数月手术、化疗,恢复的很好。害怕癌细胞转移,2022年下半年,孩子们还给他做了个全身派特CT,一切正常。只是看见胃里有个小东西。让做胃镜检查,他一是害怕难受,二是觉得沒啥,不做。2023年春节,他就感到胃不舒服,吃了几个饺子,上吐下泻。便找了中医,吃了几十副中药,一耽误就是几个月。我次打电话催他做个胃镜,他还是拒绝,不想受那份罪。直到吃一口吐一口才感觉不妙,才去检查,做胃镜,B超,化验血,一切却都迟了,确诊胃窦中度分化腺癌。中年丧妻,老年失伴,一身两癌。2023年3月23日,命运多舛的哥住院开始各种检查,做胃镜插胃吸管胃肠营养管;消化科、外科、肿瘤化疗科;输奶粉鼻肠营养粉营养蛋白粉……滴水不进,三次化疗,四个月的折腾,求生的欲望使哥表现的异常坚强。
期间,曾请西安唐都医院赵教授到县医院,亲自给哥查看病情。当哥看见赵教授进入病房,就像是看到了救星,他拖着病体努力侧身,伸出双手满险堆笑。赵教授的随和与亲切,给了哥莫大安慰。但哥那满含希望充满祈求的眼神,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泪水不由打湿眼眶。
人生没有彩排,生命不会因为你的疏忽与侥幸,而停步重来。
期待着诊断有误,盼望着奇迹发生,最终回天乏术。东南大学就读的孙儿世祺,两次专程回来看望并陪伴爷爷,返程将要登机的时候,手机里传来爷爷离世的消息。
这种告别,是一种呼唤,还是一份不舍?!
人总说来日方长、却不知世事无常。71岁的年纪,有着个和睦幸福的家。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事业有成,孝顺而有担当。孙子世祺高考旗开得胜。外孙女佳音中考一举夺魁。5月6日,又喜添一外孙女。儿孙绕膝,哥本该分享天伦,安度晚年。可憾病魔无情,天不假寿。
哥,走了。你的告别仪式,简朴而又隆重。亲朋好友,邻里乡亲,三任村干部,你的老搭档都来为你送行。韩书记坐着轮椅,拉着我的手悲不能言;宋书记帮你擦洗整装,封棺时还不忘去给你放盒烟;裴书记代表村民致悼词,听着她最后哽咽着喊出那句“一路走好,沙沟人民永远记着你!”多少人潸然泪下。
村子里有个习俗,兄弟姐妹哪个先走,家人要蒸一个枣糕,下葬的时候,放在棺木上分吃,一人一份用刀切开,做最后一次的分食告别。山高路陡,74岁的大姐伤心过度,来不了墓地。人总说来日方长 、却不知世事无常当刀起刀落的哪一刻,我和二姐端起属于自己的那块枣糕,不禁泪如泉涌。从此兄妹便阴阳两分,天人永隔。
哥,走了。
哥,真的走了。
半世父母恩,一生兄妹情。
别了,哥!

海涛,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山西省稷山师范副校长、运城学院稷山师范分院副院长。先后荣获山西省劳动模范,运城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为河东教育、公安、环保、煤炭等系统采写报告文学达上百万字,出书四本。其中《平平淡淡才是真》荣获全国大型报告文学征文一等奖;《流金岁月》荣获“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全国大型报告文学征文三等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别了,哥!_散文_裴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