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大杠_散文_王晓霞
少年时代,我曾经骑着二八大杠每周往返奔波位于市里的河津中学和位于吕梁山下的故乡,那是为了求学。记得每次骑车上下县坡时浑身充满了劲,车把上挂着书包,车后坐夹着母亲给我准备的一周的咸菜(腌韭菜、腌萝卜、腌茄子)和馒头(大枣馒头、花卷偶尔还有包子),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那是我的少年时代啊!
后来,由媒人牵线认识了我的董先生,换了新的二八大杠,每周往返于河津中学(毕业后留校工作了)和位于黄河禹门口的运城地区水泥厂,只为了和董先生一周一见面。有时候,他用二八大杠载我;有时候,我载他,一路欢声笑语,从未觉得累过。那是我们的青春啊!
现在啊,当年骑过的二八大杠早已不知去向,只有我和董先生饭后闲聊,偶尔回忆起我们的过往,才会提起那些一起走过的青葱岁月和骑过的二八大杠。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两人三餐,粗茶淡饭,
一年四季,彼此牵挂,
便是人间好风景。
消失的二八大杠,终究成了一代人的回忆。
2024.11.24晨写于家乡河津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