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源自芸香草
“书香”,古时指典籍,也与读书的人家有关。如成语“书香门第”、“书香子弟”、“书香之家”、“世代书香”等。那为什么把“读书”称为“书香”呢?原来“书香”源自一种放在书中的草,名叫芸香草,也称芸草,可入药,有驱虫、通经作用,产于我国西部。这种草放在书中,能防止蠹虫咬食书籍。晋人成公绥《芸香赋》说:芸草“美芸香之修洁,禀阴阳之淑精”。宋人梅尧臣诗:“请君架上添芸草,莫遣中间有蠹鱼。”都是赞芸香草的。芸香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日久不散,故对其散发之香称之为“书香”。因为古人常在书籍中放这种草,用以避蠹驱虫,因此“芸”字和“书”字也就结成了好朋友,所以与“芸”字有关的词多与书籍有关,如“芸编”、“芸帙”指书籍,读书人进士者谓“芸人”、“芸香吏”则指校书郎。“芸签”原为书签,后也借指图书;因书室常备有芸草,又是藏书的地方,故称书斋为“芸窗”、“芸扁”、“芸阁”、“芸省”、“芸台”等。“芸台”相当于现在的档案馆。这些在古代诗文尺牍中常用的名词,都有“书香”的含义。
陆 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