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芳:寻常
寻常好比我们的手,日日在身,天天相随,不离不弃。犹如一首悠长婉转的曲子,萦绕心头,终其一生。一个人,一棵树,一棵探头的小草,一只攀爬的虫子,甚或空中飘飞的一粒微尘,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只是生活的构成。这些微小、细碎、不足以引人关注的情景,却是生活最本真的反
映。它们在丰子恺的笔下具有了含义,深远、悠长,亦庄亦谐,令人把玩,却也滋味深长。如嚼了一口味道独特的佳肴,久久萦绕不去。
大儿的衣服新,名新阿大,后给老二穿,为旧阿二,到老三那里就成了破阿三,给小儿穿时,就需要缝缝补补,为补阿四。丰子恺的四张简笔画,勾勒出一个寻常人家在一个时代的简朴生
活,也勾起读者辛酸却也快乐的回忆。他的随笔和漫画里,寻常人家的孩子,普通的一个街景,一弯清凉如水的月亮,等等,都被赋予了生活的真谛,读罢才悟,原来这就是生活,最真实,最有趣味,最接近本真。
寻常这个词,有着非一般的质感,读到它,如看到祖母坐在阳光下晒太阳或梳头的情景,或光阴回转,看到幼年时的自己,坐在滚烫的青石板上,一个人玩石子的游戏;仿佛看到父亲拉着
我的小手过台阶的情景。日子寻常才美,才会有回忆。《资治通鉴》里有一个记载,李斯在生命的最后对儿子说:“我想与你再牵着黄狗,到上蔡东门外打猎,却不可能做得到了!”多么凄
凉!生命的最后时刻,念想期盼的却是一个寻常的不能再寻常的事情。人生,不要等,也等不得,即使寻常。
纳兰容若在爱妻去世后,悲痛异常,常常抚今追昔,睹物思人,于是挥笔写下:“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
常。”寻常是普通的,不被人注意的,往往携带着繁杂与琐碎,构成了生活的大部分,有时令人烦乱,但寻常生活却如一本书,需要细细翻阅和品味,细密的日子里,它写满了快乐与忧伤。一
句“当时只道是寻常”,道出了纳兰多少无尽的内疚和思念。
我们常常认为,生活的繁复,不如轰轰烈烈来得有意义有价值。可人生不是在寻常生活中才升华的吗?工作、生活,情感、文字,无不如此。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理想温暖的人生不是夜夜
笙歌,绚烂或奢华,而是平常、真实、温馨。
一篇词藻华丽的文章,徒具外表,却内在空虚,没有实际含义,不如一篇简单至极的文章深刻有内涵。孙犁先生晚年的文字语言很家常,不华丽,不张扬,不刻意,读它们,仿佛在听邻家
老人讲述他的故事,我觉得这便是大道至简,大象无形,是文字的最高境界。因此,寻常才会有更多读者。
寻常是生命的载体,只有寻常才能再现历史。一株数年穿越风雨的古树,一块蒙上了尘埃的石头,一件珍藏了几代的服装,一首传唱了多年的歌谣,或者一个青花瓷瓶,这些在我们眼里普
通的事物,说不定藏尽秘密,有着厚重的历史。一部《诗经》传唱的多为一个时代的生活和爱情,它的内容也多为寻常之事,为我们展现了先民们最朴实真实的生活和精神层面。它的美难道
不就在于对于寻常之事的歌颂和传唱吗?
对于情,金岳霖先生最懂。在他看来,爱是精神的陪伴和默默的坚守。林徽因几次搬家,她都毗邻而居。林死后,有一年,金岳霖先生请客,老朋友不解,老金为什么请客?沉默许久之后
的金先生才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情感,终生未娶,用精神陪伴了林徽因一生。一句寻常的话,却如深深的纹,刻在了光阴处。这是寻常生活
里不寻常的感情,静默却惊世,无愧于心,无愧于生活,无愧于生命和灵魂。
寻常就是这样简单至极。我们置身寻常事物之中,却常常不在意不珍惜,生活中许多的言语、行为,与亲人、朋友的交往,虽然寻常、普通,却极为珍贵,它平和、安详、文明、舒适。如
果失却了寻常,我们还能有什么?
寻常生活,一如窗前的一弯新月,清明简洁而意味深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