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村堡曾驻扎过河津县国民政府
1938年日军侵占河津后,国民政府被迫潜逃于闫家洞、上牛村。1945年日军投降后,国民政府又偷迁于毋村堡(该村原属河津管辖之地,现系万荣县里望乡)。毋村堡原称东毋村,村子三面环沟,东有善念沟、西有西崖沟、北有安堡——其地形如宝葫芦,距村中有三里之遥。安堡上面有百余亩平地,建有关老爷庙、厢房和数面窑洞,不但地势雄伟险要,还常年雾雾腾腾,祥云缭绕。从村庄通往安堡,只有一条崎岖而高低悬殊的羊肠小道,在悬崖底深处筑有隧道、吊桥和加厚的铁门。抗日战争时,村民为躲避日军,常常集聚在安堡里,所以,日本鬼子多次进村骚扰,只是站在村口张望,却不敢轻举妄动。
由于安堡在抗日战争时为村民躲避日军建有奇功,村民们便把东毋村改称为毋村堡。
1945年农历二月初三,有一位解放军侦查员到毋村堡进行侦查,被居住在安堡的国民政府得知,即刻派宪兵对全村进行封锁,村东门、西门皆有宪兵把守。巧逢当天正是村民许风吉父亲出殡之日,在村民的保护下,侦查员头戴白孝帽,随同出殡的人群平安离开毋村堡。
当天晚上,解放军就进了村。国民政府闻风而逃,早跑得无影无踪,只有一个开明的贾科长,弃暗投明,送儿子参加了解放军。
严梦玉/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