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4-18 19:15:11

刘晓瑞:项目建设,发展硬抓手

新材料产业是当今科技发展最为活跃的产业领域之一。按照新材料国家标准分类,运城市涉及21个大类、31种小类,拥有74家新材料企业。其中,在新型钢铁材料、新型铝镁合金、新型有色金属材料、新型稀土功能材料、前沿新材料等5个方面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十四五”时期,运城市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聚焦“六新”突破,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工作矩阵,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总牵引,持续用好“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把新材料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和核心抓手,着力攻关一批新材料尖端技术和产品、抢占国际领先地位,突破一批关键工艺和专用装备、增强自主可控能力,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打造大规模产业化基地,坚持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全面推进新材料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将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运城市工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加强政府统筹与指导,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通过建立产业投融资体系、“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服务体系,营造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产业薄弱环节,加快产业集聚。同时,充分依靠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定位,始终把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立足点。

二是坚持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相结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硬抓手,加强新材料产业项目的谋划、建设和储备,聚焦产业集群领军企业、产业链薄弱环节、公共服务薄弱环节,推进建设一批重大示范项目,全过程做好要素配套、服务保障等,加快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形成“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发展格局。统筹企业创新、区域创新、协同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发挥企业家、科学家创新精神,着力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综合能力,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战略支撑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坚持规模扩大与层次提升相结合。处理好产业发展中“立足现实”和“着眼长远”的关系。运城当前的首要工作是在量上做文章,迅速扩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集群产值规模提高速度,为产业相关资源的累积和扩张打好基础。同时,立足长远,在质上做文章,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现有产业的升级改造,激发企业活力,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提高产业集群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四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加大资源要素投入力度,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围绕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等五个方向,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构建特色优势明显、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的新材料产业体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晓瑞:项目建设,发展硬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