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时 我们该如何好好说话?
那么,在愤怒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好好说话呢?首先,我们不能被情绪左右,而是要在磨砺中成长,不断地自我觉察,建立自我预警机制。随时评估自己的“愤怒值”非常重要。
要控制愤怒情绪,那么我们就需要了解自己。每天都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梳理出自己容易被情绪干预的具体情况,然后进行自我剖析和复盘。同时,我们也可以每天使用一些科学工具进行自我情绪值得评估。坚持下去,我们就会提前感知自己消极情绪的出现,有了自我预警,就能及时进行调整。学会辨认自己的愤怒情绪,然后理解自己愤怒情绪的原因,去思考适合自身调整愤怒的方式方法。
其次,后天自我表达的训练,可帮助我们在面对愤怒情绪时,依旧能有逻辑性地说出自己的核心观点,而不是被当下的刺激所迷惑。
我们的表达能力会受到情绪的干扰,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对此并非无计可施,一味任其严重不利于我们学习、生活、情感方面的状态。所以,我们可以尝试着进行后天训练,让自己哪怕遭遇了消极情绪,也能够进行流畅的自我表达。比如,我们可以和专业的心理工作人员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的认知、行为,在他们的辅助下,实现言语表达的自如。
我们可以在愤怒之时,先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可以先停下来,去进行几组深呼吸,然后思考清楚自己想表达的核心要义是什么?能不能进行分点论述?在自己的表达中想要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可以在心中先预设几个关键词,等自己情绪稳定以后,再将自己想的话说出来。这是一个需要反复训练的过程,请千万不要心急。
第三,如果我们担忧在愤怒的时候说出的话并非完全出自真心,又怕覆水难收,我们可以先进行情绪管理,和自己的内心对话,然后再和外界沟通。
愤怒往往出自于人际矛盾和突发性事件,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所以我们要知道自己言语所带来的后果。面对自己关心的爱人、在乎的亲友,我们在愤怒之时的表达可能只是一时情急,并非出自我们本心。
我们可以在感知到愤怒情绪的时候,先不要着急抒发自己的气愤,在内心中尝试着和自己进行对话。先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判读,对其进行筛查,可以在内心问问自己,现在准备说出的话是否偏离了自己的初衷?当我们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和外界沟通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更加平和舒缓。
(《大众卫生报》)
言语表达是人和人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有效沟通方式,我们通过大脑迅速思考,构建内容主旨,组织语言,然后把自己的态度、观点、情感展现给外界。我们往往也会在过程中得到他人的回馈,人际关系也在交流中逐步建立。
而情绪往往会左右我们的表达模式,当人处于愤怒情绪之时,我们大脑会分泌很多激素,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它们的持续上升,会导致思维突然陷入混沌,语言组织能力下滑,无法精准地表达自己原本的思路。等我们冷静下来的时候,可能会后知后觉愤怒带给我们自我心理的损耗,以及对人际关系的伤害。
刘梦君/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