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散文] 漫步晨光,尤念暗夜开路人——红心向党征文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1-7-1 17: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漫步晨光,尤念暗夜开路人

——怀念我的外曾祖父董警吾烈士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周末清晨,我早起出门晨跑,循着歌声来到航天公园,看到十余位大爷大妈正在合唱红色歌曲《映山红》。

时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随口和着这铿锵悠扬的旋律,我又想起了我的外曾祖父董警吾烈士。

外曾祖父董警吾于新中国成立前便献身革命。因此,别说我,就连我的母亲也没有见过董警吾先生。我对外曾祖父最早的印象源自外曾祖母、烈士遗孀吴玉珍,外婆、烈士长女董芳玲等长辈的口传。

自我记事起,每逢清明节和外曾祖父的生辰、祭日,长辈都会带着我到位于万荣县汉薛镇南坡村堡子自然村的董警吾烈士墓前扫墓祭奠。

只有墓碑,没有隆起的坟冢。墓碑旁,几棵松柏苍翠挺立,似卫兵守护着英雄,挽联“读马列一生革命,为人民鞠躬尽瘁”既浓缩了董警吾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更激励着我辈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责任。培上一抔土,献上一束花,祭上一杯酒……每每来到这里,我总会安静下来,聆听长辈们反复讲述外曾祖父生前的点滴。

董警吾原名书绅,字警吾,笔名鲁奋,1913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初六)出生于万泉县(今万荣县)汉薛南坡堡子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董警吾自幼聪颖好学,高小毕业后辍学,18岁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1931年,董警吾到万泉县李家窑小学任教,“九一八”事变后,与进步教师畅学伦、曹声宣搜集进步书刊供给师生借阅,教学生唱抗日救亡歌曲。1933年,万泉县举办教师会考,董警吾进入甲等行列,县上随即调他到七庄村明伦小学任教。到职后,他竭力倡办校图书室,购置革命书刊,借以向师生传播抗日救国的思想,还用笔名撰文抨击时弊。上海的沈钧儒等爱国人士被蒋介石拘捕后,董警吾公开给学生讲述他们的事迹,揭露国民党政府的罪行。“七七”事变后,董警吾辞去教职,欲投奔革命圣地延安,因无得力帮助而未成行,旋即应黄家庄鼎新学校校长、中共党员董嘉漠聘请,到该校任教。任教期间,他以教师的身份作掩护,积极接触先进文化,广泛结识共产党人,并向师生传播抗日救国的思想,教育启发学生积极参加抗日斗争。

1938年3月5日,25岁的董警吾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1939年,董警吾和中共党员黄维弟开办了一所民族革命高小,前后办了两期,招收学员90余名。他们以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学员们明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坚定革命信仰,坚持必胜信念,练就过硬本领,为党和人民多立功。他亲自编写的《论法》《近代史》《抗日定能胜利》等教材还被列为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训练班教材。

此后,董警吾根据我地下党组织指示,先后打入伪稷山县政府、伪猗氏县政府,担任稷山县督学,猗氏县教育科科长、政务秘书等。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他曾安排冯培文、贾炳离、曹生甫等十余名地下工作者担任伪编村村长、教师等职务,在稷山汾南片建起了我党秘密联络网。

在长期的地下工作中,董警吾隐姓埋名,于无声处听惊雷;大智大勇,于无形处建奇功,在隐蔽战线上铸就了不朽的功勋。与此同时,他利用职务便利,传播进步思想,培养革命骨干,发展党的力量,打击日伪,暗中锄奸,积极掩护和营救我党地下工作者,在汾南一带点亮了抗日救亡的“星星之火”。

1940年6月,由于叛徒告密,阎锡山下令围剿董警吾暗中发展的抗日武装。由此,董警吾结束了潜伏任务,将带领的400余人改编为“汾南抗日游击队”,并编入太岳军区,亲任游击队政治部主任和党总支书记。

根据太岳军区的指示,次年夏天,董警吾任稷山、猗氏、万泉、荣河等7个县的办事处副主任,同时任稷山县民主政府县长。后在时任稷山县委书记杨俊峰的领导下,董警吾的游击队不断巩固稷王山根据地,将红色村庄扩大到30余个,遍布稷王山周边。

1945年,抗战胜利。为更好地保护胜利果实,董警吾同稷山县公安局局长王斌(参加地下工作期间,为掩饰身份,曾化名张雄)等同志,活动在稷王山、峨嵋岭一带,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斗争。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当年9月,驻守稷王山的阎军守备司令秦万生,纠集了匪军1000余名,伙同阎军七十二师、运城的保安队800人,对稷王山一带根据地开展残酷围剿。

随着形势发展,战斗更加残酷,斗争更加复杂,董警吾率领的游击队灵活应变,各自为战,化整为零打击敌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这一期间,为了不断袭扰敌人,董警吾还奉命带领200余名战士,从稷山宝泉村往北直插阎军的据点化峪镇。经过短兵相接的激战,我方靠地形熟悉和群众基础好,内应外合,夹击阎匪,取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击毙敌人30余名,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但就在董警吾率领的游击队连获战绩时,1946年9月,因叛徒告密,董警吾、王斌等人在稷山县西村乡南仁村(现西村乡属万荣县)执行任务时被阎军七十二师二一六团逮捕,押送运城。在原国民党驻运城专员兼保安司令谢克俭的指示下,敌人对董警吾、王斌等人软硬兼施,严刑拷打。但是,他们横眉冷对,百辱不屈,经受住了敌人的重重酷刑和利益引诱,表现了中共党员的英雄气节。

经受了6天“车轮战”式拷打审问,1946年10月1日,在运城的“洪炉台”(民主舞台)召开的所谓“肃奸”大会上,董警吾、王斌等10人被敌人行刑杀害。临刑前,董警吾正义凛然,视死如归,连声高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洪亮口号。敌人恼羞成怒,竟用乱棍行刑,将他们活活打死。

牺牲时,董警吾才33岁。1947年4月万泉县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将董警吾的遗体安葬在其故乡南坡堡子村,后追认其为烈士。

董警吾烈士共有董芳玲、董木兰、董芳胜、刘桂梅4个女儿。由于身处战乱年代,董警吾与吴玉珍除将长女董芳玲长期带在身边以外,其余3个女儿都分别于不同时期寄养别家。我的外曾祖母、烈士遗孀吴玉珍同为中共党员,始终全力支持丈夫参加革命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吴玉珍不畏劳苦、不计得失,以柔弱的肩膀独自顽强地撑起了这个残缺的家,直到1995年10月离世,享年83岁。我有幸和外曾祖母一起生活过近10年时间。其间,她经常教育包括我在内的后辈们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不能辜负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以各自的成绩告慰先烈英灵。

董警吾烈士牺牲43年后的1989年,其胞弟董竹评应邀写了一篇名为《怀念胞兄董警吾烈士》的长篇报告。董竹评在董警吾的直接教导下学习达10年之久,并参与了部分革命活动。因此,这份逾万字的“报告”可以说是目前对董警吾烈士生平介绍最翔实、最有说服力的材料之一。

岁月如斯流逝,英烈忠魂长存。2017年3月28日,董警吾烈士墓前红旗猎猎、誓词阵阵、思念绻绻,万荣县汉薛镇联合学区组织汉薛小学、西景小学的近200名师生在这里举行清明祭扫活动。那一天,我从长辈手中接过责任与担当的“接力棒”,首次从“倾听者”变身“讲述者”,向在场师生介绍了董警吾烈士的革命事迹。看着眼前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庞、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仿佛看到了年少时的自己,也看到了充满希望的未来。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各地纷纷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活用党史教育资源,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前不久,以反映董警吾、王斌等先烈英雄事迹的红色话剧《汾南壮歌》正在万荣县加紧编排的消息传来,令我和家人激动万分,由衷地希望这部作品取得圆满成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当历史的硝烟散尽,我们不能忘记:看不见黑暗,是因为有人用生命把黑暗阻挡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所有在暗夜里开路而未看到晨光的英雄,向你们致敬!

文/董战轩  来源:运城日报
75919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